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

埋地700年 上海元代水利奇观牵出3谜团

【大纪元2013年01月16日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好奇地指着密布地面的木桩,问起用途为何。这座埋地700年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被专家们认为,其建造水平绝不逊于当今任何一件获得鲁班奖的作品。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于2013年1月1日开放,入馆后沿着坡道一路下来,即是水闸原貌。当人们步入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时,都不禁惊讶——这片约1,500平方米的"地下宫殿"如此气势恢宏,且与大都市的居民区距离又是如此之近。

元代水闸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上海市普陀区一处房地产工地2001年进行施工打桩时,工人发现7公尺以下怎么也打不动,不动如山之处露出了结实的石板。

如获至宝的考古专家在连串的取样与研究后发现,石板下有排列整齐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结实的木梁,再往下还有上万根木桩。专家后来断定,如此坚固的地下大工程,原来是一处古代水闸。

专家根据水闸的表体、肌理及出土器物,再对照历史文献,证明这是元代时期的水利工程,距今已700多年。

这座古老水闸深埋于地下7到9米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闸门、闸墙及底石等部分组成。一根根的木桩主要是为拦沙沉洪之用。

元代工艺精湛 不愧"良心工程"

最令专家惊叹的是,建设水闸时所使用的一万多根木桩,凡已出土的,每根都留有墨迹。研究显示,当时元代的施工人员根据天干地支的计数方法对上万根桩进行了编号,"一桩一位一编号",甚至超过了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工艺,令人敬畏。

另一种与水闸相关的施工技术叫"上灰浆"。"灰浆"是用糯米、石灰等材料制成的古代"黏合剂",一般在古城墙等建筑工艺中较为常见,而此番在对上海元代水闸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这种糯米浆的神奇作用。

上博考古专家何继英研究员说,在石板与石板的连接处,凡依靠"金元宝"形状的铁锭榫卯加固的部位,表面都发现了涂抹"灰浆"的痕迹,这种"黏合剂"比现代的胶水牢固多了,而且有防腐功能,因此于当700多年后,人们用现代机械向下打桩时,依然难以撼动水闸的坚固实体。

研究还发现,这座水闸是利用潮汐原理配合开闸、放闸,使泥沙不再淤积于主河道影响航行,进而利用人类和大自然的合力实现水网疏浚。

上海元代水闸牵出三大谜团

据考古专家介绍,谜团之一就是水道的改变。此处元代水闸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让河道中的淤泥沉淀,净化水质。这里的"河道",其实就是苏州河前身吴淞江的一条支流。但是今天的这段河道已经移到了1公里开外。也就是说,河道在800年之间发生了移位。何至于此,尚不清楚。

谜团之二,据考证,这个上海元代水闸是元代著名水利专家兼书画家任仁发设计的,而古书记载,任仁发在上海共设计建造了10处水闸,另外9处水闸今在何处,尚不明了。

谜团之三,上海是个水系发达的城市,由支流到干流,再到海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航运体系。此处元代水闸与航海到底是何种关系,也有待破解。


责任编辑:林琮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要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请关注大纪元的广告商家,向朋友推荐大纪元,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网址: http://epochtimes.com/gb/13/1/16/n3778327.htm埋地700年-上海元代水利奇观牵出3谜团.html  美东时间: 2013-01-16 06:03:21 AM 【万年历】


法轮功 from 大纪元 - 大陆新闻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40768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