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3年06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琮文综合报导)iPhone、iPad等电子设备掀起的触屏风潮,让不少“零零后”在拇指的滑动下快速长大,这些“触屏一代”沉浸于虚拟的世界里。教育专家呼吁,减少孩子的触屏时间,让他们亲近自然,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
缺乏兄弟姐妹 虚拟人物成好朋友
中国 大陆 的一胎化政策,致使当今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而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孩子完全被一些电视、游戏所吸引。而且玩触屏游戏的儿童越来越低龄化,无论是城市里中产家庭的iPad,还是在外务工的打工仔带回老家的山寨平板电脑,00后几乎人手一部高级玩具。
近日,大陆一项调查显示,有60.87%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几乎就是“宅童”。而电子屏幕里欢快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形象、古灵精怪的发音,对于孩子来说,显然比户外灰濛蒙的天,似熟非熟的邻居小朋友,更有吸引力,于是当今许多小孩的玩伴或好朋友,都是电子屏幕里的虚拟人物。
据报导,大陆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反对“触屏一代”的行列里。他们从孩子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ipad的缺点在于:对视力不好、让孩子自闭、缺乏语言交流、孩子容易痴迷。他们觉得应该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去,锻炼出一个好身体。
有家长表示,和电视不同,电视还存在一个较远的距离,但ipad则直接抱在怀里。有家长抱怨说,如果是孩子半夜悄悄看电视肯定会很快被发现,但你绝不会知道他们半夜起来玩ipad。
不过,也有大陆家长认为,ipad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互动性好,可以下载 各种儿歌、电子图书及游戏,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会让孩子“落伍”。有些家长甚至将ipad当成哄孩子的玩具,孩子长时间玩不腻,家长认为省了不少事。
过度沉溺电子产品 小朋友得白领病
不过,专家提醒,“触屏一代”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在造成身体伤害的同时,对孩子心灵健康发育的弊端也不容小觑。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在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与外界隔绝,成为“容器人”。由于电视画面的跳跃性和片断化,导致人们的思维也进入跳跃模式,思考也变得碎片化。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医学界开始流行起一种计算机视频 终端综合征,即长时间使用电脑经常出现眼部疲劳感、眼睛干涩、发红发痒及视线模糊等症状。这些原本专属于白领阶层的职业病,现在也悄然侵入孩子们中间,眼睛肿痛、患上干眼症的孩子们并不少见。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此外,孩子过度沉溺于电子产品,沉浸在虚拟的的世界里,少了许多人情味,孩子的性格可能也会慢慢 变得孤独自闭。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孙冬梅教授建议,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年纪稍大的孩子也要限定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另外,家长还需督促孩子多亲近自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孩子应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
本文标签:中国青年报, 大纪元, 日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