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陆媒全方位起底陈光标大骗局

1月7日,中国 大陆 的所谓”首善“陈光标在纽约上演了一场闹剧。陈以声称想购买《纽约时报》为新闻幌子来骗得媒体关注,海体到场后,却抛出两个在十三年前的自焚 伪案中自焚的两名女子,试图重炒天安门 自焚伪案谎言欺骗国际社会。


十三年前,江泽民集团因镇压遇阻而推出的“自焚”伪案早已被批的体无完肤。日前,伪案主要策划人——610头子已经遭报被拿下。天安门自焚 伪案真相全面曝光。陈光标此番闹剧在大陆也被罕见封杀。陈光标此趟行程也曝光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陈光标何许人也,其实早在两年前,陈光标多番作秀后,大陆多家媒体早就对陈的背景来了大起底,尤其是在其家乡对家乡人造成的伤害至今让人们仍心有余悸。一个彻彻底底的”大骗子”本质被曝光于他自我宣传的“大善人”的霓虹灯下。


2011年4月23日,《中国经营报》发表了长篇调查报导《破解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揭露首善陈光标是最大骗局。其号称捐款过亿实则不到几百万。抗洪等捐款60%以上系别人提供款项,号称赠送老家免费住房每月收5-6千租金,当地老百姓根本没听过捐赠一事;青少年基金会等众多慈善机构均表示从未收到陈1分钱。作为其事业之本的江苏黄埔从2004至2009年的6年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现在再次陷入经营困境。


同日,《华夏时报》亦剑指陈光标,发表了题为《陈光标缩水》的新闻报导。


2011年4月2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了报导《陈光标旧事再调查》,几乎全面否定了陈光标的人品,而且火力更猛,爆料更多:“其震后驰援的事迹曾被疑为子虚,而其在家乡捐建的公益项目亦被指假慈善之名,谋一己之私”;“其扑朔迷离的公司业绩及巨额善款来源,一直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此外,这篇报导还提到了“一场与其‘慈善工程’关联的恶性事件,至今仍刺痛着当地人的记忆……”


同日,《时代周报》发表文章 指陈光标履历造假。其自称的在南京中医学院读书获得获医学学士学位;任江苏省社会科学 院应用开发中心副主任;任南京红光医药公司办公室主任等履历全部造假。


一时间内连续涌出的陈光标诈捐,造假等各类丑闻顿时成为新闻聚焦。金融时报评论称,如果一个自称行善的人,实际上却是在行恶,其震撼力自然远远超过歌星逃税、官员贪污、教授涉黄。


南都: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 与其公众形象判若两人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陈光标出生地,素以“贫困”闻名,多年过去,依然贫穷落后。陈光标发迹后,曾于2007年捐赠给家乡两大公益项目,一为占地30多亩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二为占地20余亩的大型农贸市场。据陈光标自己宣称,这两大公益项目耗资达2600万,这也成为其冲击当年慈善榜“首善”的依据之一。


南都记者的调查是从陈光标家乡开始的,然而宛若进入一个悖论世界。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与其在公众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一场与其“慈善工程”关联的恶性事件,至今仍刺痛着当地人的记忆。


陈光标的家是天岗湖乡的地标,一处占地30多亩、苏州园林式的超大庭院。对外称谓是“泗洪天岗湖古建花园式阳光老年人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11月竣工,报载投资2600万元,也是陈光标捐赠 家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多家省、地媒体对其描述为:“苏北最大”、“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村民们呼请,“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


在中心建成不久,南都记者第一次到天岗湖探访曾进入园内,发现除草坪上零星摆放的锻练用具,和一处儿童游乐设施,找不到老年人专用场馆。几处建筑,一处类似 “寝宫”,其间一套房的卧室里摆放着豪华双人床,高档寝具、洗漱用具一应俱全。另一处会客厅,金灿灿的座椅,典雅的屏墙,给人皇室般的奢华感。


陈光标的父亲陈立胜就住在花园式庭院临街的一套古建式大宅里,同住的还有老伴高先霞(音),以及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


“老年中心”外,有一排商业街楼面。这排当地人眼中的高档商住楼,临街上下3层,共30多套门面及住房。


而与商住楼毗邻的农贸市场,又是陈光标捐赠家乡的另一大型公益项目。


以慈善名义强征土地 老弱病残职工被撵无家可归


村民们说,这些以慈善名义征得的土地,所建造的老年中心、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实际都是陈家的,这在当地尽人皆知。


农贸市场和商住楼所处的地块,在天岗湖乡正街一条主干道边,占地20多亩,5年前是天岗湖粮管所的地盘。 一份由30多位村民写的《哀告求救书》,这样讲述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在内两片占地50多亩土地变化的过程:


“2006 年,陈光标为修建农贸市场占用了20多亩的天岗湖粮管所,老弱病残的职工被撵出无家可归,而陈造了和农贸市场连在一起的几十套楼房出售牟取暴利。2007 年5月以投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名,以每亩23600元赔偿强行买断了联淮村七组的33.5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近10亩的蓄水塘,还把紧挨这片地的居民房屋推 掉。有村民不愿在赔偿协议上签字,村干部以停水断电、计划生育加倍处罚要挟签字。”


逢周六开集的偌大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并不多大量铺位闲置。经查当时农贸市场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为陈景标,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


农贸市场旁的商住楼,一份由购房户提供、签订于2007年的“房屋转让协议”显示,这片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的商住楼“房屋所有权人”登记名为“陈景标”。


4月26日,天岗湖乡一位村民称,核心问题 并不在此,“当时以捐建的名义可以拿地,也很便宜,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建商住楼,卖房子。”

泗洪一名房地产老板也介绍,国家对征地限制很严,私人不可能拿到大块的土地,但如果是慈善捐建,性质则变成公益性用地,依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由政府对土地征用并给予补偿。


然而据购房户反映,他们当年从陈景标手中购买的商品房,至今房产证还办不下来。


张家和是其中之一,4月26日,这位往泗洪跑过三四趟的购房户无奈地告诉记者,“到了地税局,他们说这房子还没交税,要陈景标办了税才能到房产局再办证。”而张也找过陈景标,“他自己也在泗洪跑,到现在还是没交税。”


“12?1”事件 老街被强拆 老者惨死 逾千群众”写“血泪状”


在天岗湖乡,陈光标在部份家乡人中的口碑,与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判若两人。而这与2006年发生的一起事件——“12?1”事件有关,至今人们仍用“太恐怖了”来形容。


200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王集街71岁的老汉张子英在农贸市场上吊死亡 。儿媳邹英、部份村民认为,老人的死和农贸市场有关。


发生在2006年12月1日的这起事件,缘于农贸市场建成后,位于镇中心一条农贸老街的经营户被要求迁至新市场。农贸老街原长300多米,据经营户讲,1994年改建商业街时,时任乡领导曾承诺这条街“50年不变”。


老街经营户拒不搬迁。“一是老街人气旺,新市场没生意;二是搬后老街的门面就不值钱了。他们把人赶到新市场,还不是为了卖新商业街?”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全武行”。村民描述,当日凌晨3点多,街上开来13辆警车,从南头排到北头,数百名穿制服人员将老街包围。


村民潘丽华闻声出门,“上百人在沿街逮人、打人,我抱着小孩,几个穿制服的到我们家翻,叫我把孩子放下跟他们走。我上了警车,然后看到有3个人被送到医院抢救。”


孙银侠是生产队组长,做妇女工作的,见村中妇女被打出面救助,结果被人抬起,头朝下往地下摔,“当时我昏死过去了,怎么被抬上车都不知道。”第二天醒来,她躺在医院急救室里,之后她和另外3人被送往拘留所关了7天。


在老街做干货生意的张飞眼睛被打青。经营户王言刚被打得鲜血直流,至今他还保存着被打得满口鲜血的照片。


村民统计,这起事件至少30多人被打,4人被送医院,事后11人被拘留7天。


一份以“王集街1000多群众”名义写的“血泪状”说:当时街上哭叫声刺人心肺、毛骨悚然,有的被揪住头发“架飞机”,有的衣不蔽体鲜血直淌,有的双脚在水泥街面磨破血流不止,在场群众无不伤心掉泪。


被打村民称,当时有人当众说:“有了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你们(老街)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12?1”事件后老街被强行废除。71岁的张子英原来靠儿子、儿媳在老街做小生意过生活,老街废除后每月收入没了。半年之后,离乡打工的邹英就突然听到了公公吊死在农贸市场的消息。


家乡人:现在好多东西还不能讲,等到时候了,我就敢讲了


2008年9月,南都记者在天岗湖乡采访时,曾遇到时年65岁的村民王中志。2011年4月26日记者故地重访时,王已去世。


王中志是当时上访 村民的代表。“12?1”之后拿着材料到处奔走,还曾逃到相邻的安徽一带,面对记者,他拿出厚厚一沓收集的各种有关陈光标的报导。


“家乡太闭塞,出去后才知道,竟有这么多媒体在为他大唱赞歌,我们这些受损害的群众听了看了,痛心哪,无疑是给我们的伤口撒盐。”


44岁的王新,是陈光标初一同班同学,在听说陈光标的学历是工商管理硕士时大为吃惊,“他初二就辍学了,20多岁了还在乡里,怎么成了硕士了?”


王新回忆初一时的陈光标,“成天拿砖头用手捶练气功 ,成绩并不好,经常旷课,脏话多。”


孙玉明是陈光标的启蒙老师、陈在联淮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孙说,陈比一般同学要调皮,学习成绩不好,胆子特别大,挨训时不反抗还笑。小时候看不出来他能有今天的成就。


举报 4年以无果而告终的王中志究竟死于何因?在天岗湖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病死,有的说是气死,也有的说是被迫害死———“王中志是因为举报受到了迫害,把他当书记(原王集村支部书记)的儿子抓起来,被气死的。”有村民说。


4月26日晚,王中志的老伴潘霞晨介绍,老伴举报躲到安徽不久就回来了。2009年初,儿子王建突然因“贪污6万块钱,被抓了起来,老王就说是针对他的陷害”。从儿子被抓后,老王就气不过,整天抽烟,儿子回来两个月后他就死了,气死的。”


潘霞晨说,“现在好多东西还不能讲,等到时候了,我就敢讲了。”


履历造假


南京新街口,是当年陈光标事业起步的地方。去安徽之前,陈曾在新街口一带摆摊。


据媒体报导,1991年,23岁的陈光标来南京创业。在一次药店的闲逛中,从一个袖珍疾病探测仪上发现了商机,之后简单改进安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手握两个电极就能看到身体的疾病,被陈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诞生了。凭此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8年9月,南都记者在新街口老邮局旁,找到在这一带做了18年买卖的沈师傅。谈起陈光标他津津乐道,说陈以前摆的摊就在他旁边。


“他这个人能说会道。”沈说,“那时摆摊就是‘卖嘴皮子’。”但对陈卖的仪器,沈不以为然,“那个东西叫我们看就是骗人的。”


沈回忆,陈总穿一身白大褂,一副支架上放着仪器,给路过的人看病。仪器检查完,然后开出药方,对方给几块钱,一天能挣个百把块钱。


沈说那时他们给陈取了个外号叫“假医生”,陈曾回敬:你别叫我假医生,我不姓假。


“他在这一带做了几年,那时就拿和某某领导人的合影,在摊上摆了两三张,但具体和谁的合影记不清楚了。”后来陈就消失了,再后来沈就听说他搞再生资源利用,而且成了大慈善家。


在陈光标公开的简历中,他是1985年考上了南京中医学院,他的履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据时代周报的报导,在他的自述中,1985年9月-1990年6月,陈光标在南京中医学院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但是据其家乡人称,陈光标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四 处做生意,卖过药,卖过粮食。


其自称的在南京中医学院读书获得获医学学士学位,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开发中心副主任,任南京红光医药公司办公室主任,全部造假。


陈光标称自己1992年3月-1994年8月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开发中心副主任,但是在江苏省社科院网站 查询不到这个单位,而网络上提到这个单位的都是和陈光标有关的。时代周报记者向江苏省社科院核实,该院人士称,在单位的编制中从来无此单位。


陈光标在履历中说自己1994年8月-1997年3月任南京红光医药公司办公室主任。时代周报记者询问南京医药 (12.72,0.16,1.27%)药械界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单位,最后找到了一位业界“泰斗级”的老人,他对陈光标这个人没有丝毫印象。他对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也是毫 无印象。


捐赠“数据” 矛盾 “驰援”子虚乌有


打开江苏黄埔公司的网站,如果为联系业务而来,会怀疑 误入了某家慈善网站。网页几乎被慈善内容淹没,而对企业状况、公司构架、利润利税等数据却鲜有详述。


公开的报导显示,江苏黄埔成立后短短4年间就先后捐资1.96亿元,捐物6700多万。至2008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6.13亿元。但经媒体调查发现,很多捐赠都问题。


陈以1.81亿的上年度捐赠额折桂2008年“中国首善”后,江苏黄埔网站曾短暂公开过2007年的捐款收据,经统计为7057万元,和80台电脑。


天岗湖乡老年活动中心为该年度最大捐赠项目,但农贸市场和活动中心产权人皆为陈景标。农贸市场出口两边租住商用楼的多位商户表示,每年的租金都亲自交到陈光标父母亲手里。


陈光标曾表示,2010年1月13日通过中国人权 基金会向海地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据查实,在中国并无“中国人权基金会”这个组织,与之名称相近的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记者谘询该基金会得知,2010年陈光标没有通过他们向海地地震灾区捐款。


陈光标的“成绩单”显示,2010年2月28日,陈光标还通过向智利灾区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不过4月底,记者在中国红十字网站的捐赠查询系统 上查不到该笔捐赠。按照该网站的说明,款项没有到账是查询不到的原因之一。


2010年5月,陈光标表示向江苏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据此笔捐款因无法开据免税发票而全额退回。

陈光标声称向中国青年基金会捐赠800万元。记者调查发现,“中国青年基金会”并不存在,目前只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但两家基金会都明确否认2010年曾收到过陈光标的800万元捐赠。


而在2010年“西南抗旱”和“玉树抗震”两次大额的捐赠活动中,陈光标的“成绩单”显示陈光标在2010年的“西南抗旱”中捐赠了价值6300万元的钱物,其中5300吨的矿泉水就价值1300万。经核实发现,这5300吨矿泉水实际为他与时任北京博宥集团董事长联合捐赠。


2008年陈光标首登“中国首善”。然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 。报载,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然而这一年有消息质疑,其让全国人民曾为之感动的“义举”———派60台重型机械驰援灾区,亲自背出300多具尸体,救出13个孩子性命等,多为编造甚至子虚乌有。


中国经营报:公司如此糟糕的财务状况 钱从何而来


南京市洪武北路121号苏苑大厦21楼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是陈光标发迹之处。1997年,陈光标在此设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掘到了第一桶金。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


2003年4月4日,陈光标设立南京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00万元,其中陈光标出资180万元控股90%,而另外10%为出资20万元的李德峰持有。到了2010年,该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其中陈光标出资4980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2003年黄埔公司销售收入783万元,利润309万元。但从第二年开始至2009年的6年间,该公司一直陷入亏损状态。2009年亏损达1696万元。而工商资料同时显示,该公司的销售额从未过亿,其中2007年销售额为920万元、2008年销售额为4229万元、2009年销售额仅为3296万元。


其中一个危险的信号是,2009年该公司总资产为1.05亿元,但负债为9969万元,按此推算,该公司负债率近95%。


不过蹊跷的是,此前陈光标曾多次对外表示,江苏黄埔销售额已破百亿,2009年公司净利润4.1亿,其捐赠了3.13亿,做企业的1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达13.4亿元。在今年福布斯和胡润排行榜出来之时,陈光标也曾对媒体说,该统计不正确,他2010年的捐赠超过了3个亿。


可问题是,面对着公司如此糟糕的财务状况,钱从何而来?


文章称,陈光标曾表示公司95%的项目都是二手工程,据一位与之合作过的人士透露,二手工程的利润只有5%~8%,远低于一手的10%~20%,即便加上江苏黄埔的五金交电、汽车零部件等业务,利润也很难过亿。


2011年初以来江苏黄埔已陷入困境,陈光标也曾公开承认已经半年多没接到新业务,他曾表示,因平时将70%的精力放在慈善方面,公司才陷入困境。


(责编:林诗远)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解法轮功真相,三退保平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