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男子紧张地走过来,用手掩着嘴说道,“拜托,你能告诉我,在1989年 发生了什么事?”在中国 ,答案只有一个:天安门大屠杀。在中国6月4日的意义就像美国的9月11日。
在中国,除了公共纪念场所,人们在小心地窃窃私语,用各种方式影射军人 开枪射杀手无寸铁的亲民主示威者。
这是《华盛顿邮报》评论作家马库斯(Ruth Marcus)在北京看到的场景。她说,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异常:年轻人的问题 说明,新一代对天安门 大屠杀仍然一无所知或是不感兴趣。中国已经成为记者路易莎.林的新书–《失忆的人民共和国》。
对美国人来说,一位不知名的年轻男子站在来势汹汹的坦克队伍前的形象已经烙在人们记忆中,作为教授后来人中国近代史 的重要见证。
然而,对于许多中国人,如果不是故意回避,就是对此无知。只有最勇敢的老师才去戳破它,很可能将它描绘成一场太热切太迅速的民众抗议被镇压的警世故事。
相比之下,文革的恐怖已经可以安全地供公众讨论。1989年事件,则仍属明显禁地。
从西方的角度,很容易了解中国的这种现象反映出残酷却弄巧成拙的政府审查及恐吓。当然,政府在压制言论自由。五年前,“六?四 ”20周年临近时,持不同政见者被拘留,外国报纸缺页,电视机黑屏,互联网网站 被屏蔽。日前政府则更加变本加厉。
尽管如此,中共用来审查封堵互联网的“防火长城”,很容易被突破,特别是对技术娴熟的年轻一代。确实想了解6/4事件真相的年轻人能找到翻墙办法。也显示出人们对令人不安的喑哑的言论自由现状存在的普遍不满。
上海的风险资本家李世默,毫不掩饰地支持血腥屠杀镇压,李呼应中共官方的观点,即让抗议活动持续会危及政府的稳定,危害经济崛起。许多年轻的中国人表达了类似的姑息态度。一名研究生上宪法课时看到天安门视频表示“震惊”,她第一次看到这个抗议活动。其他人则质疑照片真实性或认为是当局在谈判失败之后不得已采取的行动。
即使中国人收入惊人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导致不断上升的紧张局势对,对于父母和祖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这个新世代难以想像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流血事件。
根据民意调查,“小皇帝”一代更易被民族主义 情绪影响,如更关心日本的战时暴行和领土入侵,而不是个人自由问题及猖獗的腐败和污染导致的动荡,而后者更加威胁到中共领导人。
对于“小皇帝”一代来说,财富增长可以抵消对天安门事件无知的代价。因此,令人心寒的问题:前事已忘,如何成为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对于从来不知道过去的人又将怎样?
本文标签:中共, 军人, 华盛顿邮报, 大纪元,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 宪法, 政府, 日本, 民主, 真相, 美国, 翻墙, 腐败, 自由, 言论自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