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

信托输血10万亿投地方项目 债务风险凸显

为经济“稳增长”,大陆 各地推出10万亿投资计划,如此规模的投资,资金来源成为问题 。在银行信贷收紧,地府土地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这些项目开始寻求银行表外的信托产品来输血,并由地方财政提供“兜底”,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凸显。

地方政府抛出10万亿投资计划


陆媒《中国 企业报》7月15日报导,4月以来,大陆地方政府为“稳增长”争先出台刺激政策。截至目前,广东、海南、天津、河北、黑龙江、贵州等省市已先后推出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地方投资项目规模已经累计逾10万亿元,其资金来源受到媒体关注。


地方投资项目资金来源问题待解


陆媒报导,除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以获得大陆中央政府资金支持外,地方政府推出的其他项目的资金来源仍待解。由于财政收入增速回落明显,一些地方已经出现运转困难的状况。


湖南某县政府一位融资平台内部人士刘槐平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萧条,卖地规模下降,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的路子越来越窄,当地银行已收紧了对地方政府平台的信贷规模。


同时,“自发自还”地方债似乎也难解地方政府资金之渴。以广东省为例,此次广东省的发债额度为148亿元,规模居10个试点省份中的第二位。然而,这与4月9日广东省公布的2014年 重点建设项目计划3.67万亿的资金需求显然无法匹配。


信托“暗地”输血 地方债务风险凸显


陆媒记者发现,在表内信贷普遍收紧的背景下,一些银行通过表外理财和部份同业业务暗地输血地方投资项目。


某县融资平台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土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资金缺口很大,而这几年又是还债期,与地方融资平台对接的银行都暗示使用信托产品的融资项目。尽管信托产品成本较高,但不受政策面约束,资金到位迅速。


据相关人士透露,为信托项目背后提供支撑的,仍然来自地方财政的“潜在兜底”。


对于地方财政“兜底”的做法,2012年年底,大陆财政部等四部委曾联合发布“463号文”,对融资平台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借道信托融资行为进行限制,并强调各级政府不得出具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担保协议。


对此,一家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刘子越表示,地方政府有各种方法变通,比如用“安排函”“说明函”等代替“承诺函”这个名字,实质还是一样。


刘子越透露,地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如果不能如期还债,会出现流动性漏洞,影响整个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条,地方政府将面临债务风险。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了解法轮功真相,三退保平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