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僵尸肉”事件又有新进展,新华社有关“僵尸肉”的报导被曝是造假新闻,引发网络舆论关注。而中共官媒持续报导走私冻肉,甚至炮制“僵尸肉”并将矛头指向西方国家的动机受到质疑。
新华社首次抛出“僵尸肉” 官媒跟进报导
7月8日,新华网报导,6月份,海关总署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行动,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包括冻鸡翅、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僵尸肉”“过期爪”猖獗走私,相关部门又该如何破解?
早在6月23日新华网就曾报导,长沙共发现3个用来存放这些走私冻品的冷库,冷库中堆放了大量包装上写着外文的来源不明的冻品。这些“肉龄”长达三四十年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
“僵尸肉”到底来自哪里?新华网6月30日引述报导称,一位长期从事牛肉贸易的崔某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陈年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以美国为主。而此前新京报也曾转载新华网刊发的两篇文章。
央视7月5日报导称,今年3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位于深圳市某公司的仓库里,储存了大量涉嫌走私的进口冻肉。报导称,主要来自美国、巴西、芬兰、德国等国家。
在报导走私冻肉之后,央视又将话题引到“僵尸肉”上,报导称,广西一名打私的警察说早年还有二战时期一些国家为战争储备的冻品走私入境。同时,央视在报导中还邀请大学教授进行点评。
在6月底到7月初,中共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官方媒体关于“僵尸肉”的报导引发舆论关注。
对于“僵尸肉”问题为何此时受到高度关注,人民网发文称,6月23日上午6时,美国某中文媒体率先报导“僵尸肉”的消息,并未引起关注。但从内容看,这家美国中文媒体的报导转自中共官媒。
随后人民网称,6月23日11时,新华网发文“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被多家官方媒体转载,“僵尸肉”自此引爆舆论。此后十余家报纸也对“僵尸肉”进行了报导和评论。上述报导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所谓监测的结果。
尽管官方试图要告诉公众是美方率先披露的“真实内幕”,但中共官媒却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中美两国间存在的时间差。
人民网称美国的这家中文媒体在“6月23日上午6时”率先予以报导,而新华网则在“6月23日上午11时”后跟进报导,更可笑的是,光明网称这家中文媒体报导了“5个小时后”新华网才跟进报导。
不过,一般人都知道,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早13小时,比美国西部时间早16小时。因此,应该是人民网先报导,美国某中文媒体转大陆媒体报导。
剧情逆转 官方炮制“僵尸肉”假新闻被揭
7月9日,《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发表文章,披露了官方新华社如何炮制“僵尸肉”的重磅新闻。随后,洪广玉的这篇“打假”文章被大陆多家媒体报导。
???
报导称,前段时间,“僵尸肉”的报导沸沸扬扬,但通过对新闻线索的核实,发现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导。经资深记者调查发现,走私肉是存在的,但封存几十年的“僵尸肉”的报导却是从一则“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的,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
近日,新华社有关“僵尸肉”的报导被揭是造假新闻。(网络截图)
记者调查发现,新华社于6月23日刊发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深度报导,该文首次给“僵尸肉”命名。
新华社为了吸引眼球,居然将两年前的一则漏洞百出的“旧闻”移花接木拉伸到今年,后续报导又将一个“窝点”演绎成海关全面查获,将凤爪外延到猪肉、牛肉等所有走私肉,再将数量臆想为“今年海关查获的42万吨当中的一部份”,再补充一个所谓“战时储备肉”的解释。
调查:涉及部门纷纷表示不知情
为了核实这些报导,调查记者对涉及到的部门分别再次采访(有受访人的录音、联系方式供查证)。首先是长沙海关的回应(媒体最早提到的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说:“我们并没有查到过僵尸肉,这是全国一起搞的行动,其它局有没有查到我不知道,反正我们没有,也从来没有对外发布过这样的消息。”
调查记者又联系到了广西南宁海关宣传科,张姓科长说:“最近太多这样的报导,我们已经专门核实过了,我们从来没提供过这样的消息,既没有说过僵尸肉的事,也没有说过年份的问题,是谁发的稿子,你们就去问谁吧。”
对于广西南宁海关是否查到过封存几十年的“僵尸肉”,张科长肯定地说:“从没有在工作中查到过这种年份的肉。”张科长最后提醒记者,早在2013年,网上就出现过“南宁警方发现封存于1967年的肉”的报导。
2013年7月8日,《温州日报》引述新华社消息,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等走私原材料。报导称,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该文中并没有具体警方人士接受采访,更没提这些肉是战时储备肉。然而,这就是所谓“僵尸肉”能追溯到的最早源头。
调查记者联系到“南宁警方”,也就是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宣传处一位吕姓负责人回应:“这个报导出来后(指2013年7月),我们就查过,我们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案子,也从来没对外发布过这类信息。真的是莫名其妙的事。”
吕姓负责人回忆说:“2013年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部门组织了一个“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这个活动上有展示一些假货和不合格产品,只因为在南宁市举办的,媒体就以为是南宁市公安局举办的。而相关报导是媒体在活动中自己挖出来的,南宁警方完全不知情。”
调查记者又问,有没有可能民警私下接受采访?吕回覆说“都没有这个案子,怎么接受采访?”
由此可见,没有任何官方发布过查获所谓“封存三四十年”的肉。至于2013年的那则报导是如何出炉的,已难以考证,但从新闻报导的角度来看,它没有确切的信息源,也缺乏案件具体地点、当事人这样的新闻细节,很难让人相信。
报导称,将“包装日期为1967年”的凤爪解释为越战时的美国储备肉,也编得太不像话了:没错,吃凤爪是中国人的独有爱好,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美国人不吃凤爪,欧洲人也不吃。
70年代冰柜冷库 中国很稀有
红星冷库是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曾被新华社、央视等官方媒体报导称其为“僵尸肉”的避难所。
7月10日,“僵尸肉”造假新闻被披露后,有大陆媒体记者到达红星冷库。走访的多位商家均表示不可能有“僵尸肉”进入商场售卖。据共赢冻品行胡姓老板说:“一般肉都标有保质期,最多可以保存2-3年,过期就要销毁。”
当提出有报导称红星冷库存有“封存几十年的冻肉”时,长沙有位食品经营部陈姓老板表示,一般冻肉保存在零下18度,但是超过9个月,“肉的颜色就会不好看了”。陈老板说,红星冷库开业才七年,70年代冰柜冷库也很稀有,在中国不可能保存这么久。“保存花的钱比肉钱贵的多,天价肉谁买?”
中共喉舌为何炮制“僵尸肉”
“僵尸肉”造假报导被曝光后,引发网络舆论关注。很多有人质疑,中共官媒为何要大张旗鼓的持续报导走私冻肉,甚至炮制“僵尸肉”并将矛头指向美国等西方国家?
其实,从新华网、央视此前的报导中可以看到,所有报导中的走私冻肉或所谓的“僵尸肉”都引申到H7N9流感疫情上来。官方或想以此解释H7N9禽流感多发的原因。
今年2月,大陆多地H7N9禽流感呈多发趋势,上海新增1例人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贵州确认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北京、湖南、广东、江苏新增5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1月大陆有28人因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孙芸
本文标签:H7N9, H7N9禽流感, 中共, 中文媒体, 人民网, 北京, 南宁, 大纪元, 大陆, 央视, 广西, 广西南宁, 文章, 新华社, 新华网, 流感, 禽流感, 网络, 美国, 警方, 走私, 造假, 长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