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哲学家赵汀阳日前在“2015京城国际论坛”上的一段关于中国研究的发言,引发热议。赵汀阳将中国比做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这个漩涡不断把周边各个地方各个文化卷到一起,形成一个极其丰富、巨大的时空存在。漩涡的核心,即精神世界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由于“中国的神性”。
赵汀阳在这段讲话中表示,现代以来中国已经失去了以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这样的一种方法论;认识真实中国首先需要排除由西方提供的一些概念和偏见,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国根本没有封建社会,没有西方意义上的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还包括今天应用的仍然发挥作用的,比如帝国、朝贡体系、东亚、民族主义、殖民主义,这些都是西方用来解释中国的东西。
赵汀阳还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在今天都给搞成民族,中国古代就变成民族之间的竞争。古代中国这片土地上只发生过政权之间的战争,各个英雄都是忠于自己的朝廷和君主,而不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些统统不存在。
他说:“关于古代中国有两大共识。一个是说中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文明,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续不断的文明。第二个是中国具有兼容性,就是无所不包。但中国为什么能够长成现在我们大家所描述的这个样子?赵汀阳表示,简单用一句话来说,中国是一个有着强大的向心力的一个漩涡,这个漩涡不断把周边各个地方各个文化卷到一起,形成一个极其丰富的、巨大的时空的存在。并且漩涡的特点就是一旦卷进来就无法脱身,它是一个向心的运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这样一个巨大遗产,就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大的遗产。”
他认为,中国就是一个自古以来连续动态博弈的游戏。中国变大是因为各方力量不断被卷入这个漩涡。这个漩涡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中原地带拥有当时最好的物质条件,还拥有最丰富的精神世界。各个部族到中原来,逐鹿中原,抢夺中原,抢的不仅仅是地面,更主要就是抢夺物质生产的能力以及精神生产的能力,或者是知识生产的能力。拥有了知识生产、拥有精神生产,就可以把自己合法化,而且能够支配整个中国,支配所有地区。所以漩涡的吸引力就来自于此,它是一个最大的物质生产,同时也是一个最大的精神生产。
那么,中国漩涡的核心——精神世界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赵汀阳认为:“这就要解释中国的神性问题。中国在早期中原发展出来时,已经奠定了是一个天下。天下是以天对应,也就是说天下是要配天的,要与天相配。天是神圣的,如果我们天下的存在方式跟天相似,那么它就因为配天而具有神性。所以中国的神性是这么来的。”
“中国的房子为什么盖成这样一个样子?下面有一个底座,底座就是大地,上面这个盖就是天,所以我们的房子本身就是天地,就是诸如此类的细节都表明了,中国这个文化的运动方式就是要把中国的存在方式,塑造一个配天的存在,所以它是神圣的,尽管它不是一个宗教。”
赵汀阳称中国为一个以天下为结构的国家,或者说以世界为模型的国家,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性质。他分析中国历史性的演变,将从旧石器、新石器一直到秦始皇之前的这段时间,概括为先秦阶段,叫做中国的天下,也就是说中国所建立的世界秩序;将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说成一个内涵天下结构的中国。到了清末民国以来,现代中国萎缩为天下里面的中国,也就是世界里面的一个国,一个普通的国家。
赵汀阳还提出疑问,那么中国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或者说中国的天命是什么?中国是否能够由天下里面的中国,重新生长为一个内涵天下结构的中国?是不是还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中国的天下,中国来建立一个世界的秩序?
赵汀阳最后表示,吕不韦曾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么世界就是所有人的世界。
大陆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发文称,赵汀阳的视角跟国际问题学者、经济学家的视角都不一样,他对中国的思考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心理结构问题,“有不少真知灼见”。
赵汀阳的言论引发网民热议。大陆澎湃新闻网报导后面一天内有近500条评论,很多网民跟帖表示赞同。有网民称,“中国是用厚重的文化去感召周围的民族,共同纳入中华民族体系,才能缔造五千年的文明史。”“即使是外族入侵的政权,最后都得靠中华文明进行统治。不管权力如何更迭,精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网民表示,如今中共统治下的历史教育只注重教“历史”,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史”的教育。“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 这才是赵汀阳言论的精髓,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的共识。
赵汀阳,1961年生于广东汕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客座教授及研究员。早期主要进行元哲学的思考,后转向政治理论,提出天下体系的概念。自1990年至今出版有《论可能生活》、《哲学的危机》等十余部作品。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田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