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陆媒报导,有陆媒记者回东北乡村过年,亲眼目睹农村传统礼教崩裂的现状:农村人对长辈忤逆、不孝顺,老人的凄凉和孤独;乡村无节制的娱乐、性乱和离婚,以及嗜赌豪赌等。
据大陆《财经》杂志2月14日发表记者高胜科的文章,他每年过年都会回到东北故乡。文章称,今年他写的故乡杂记有些残酷和悲戚,但却是农村真实写照。
文章称,故乡有关于忠孝道义的一切伦理气息彻底死去了。他只能摘录其中的片段,记录民风遽变、家族由盛转衰,以及一个村庄的死亡全程。
晚辈忤逆 老人孤独的年关
年节中,高胜科拜访了一些族中长辈老人。
东北过年,本该是几代人同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可过年越近,村里老人们的生活越发孤单和悲催,挨骂被打的间隔也更短了。子女们频率最高的一句诅咒是——“老不死的东西,你怎么不早点走(意指去世)了”。
过年期间,村里一些高龄老人忐忑地活着——他们因活得高寿而倍感内疚。自杀之心早已有,因有同龄老人的彼此宽慰、相劝,死心虽然没了,但活罪难逃。
准备年夜饭时,村里一位年过8旬的阿婆被儿媳妇“祖宗八代”骂了个遍。几天前,老人被家人推倒,摔在台阶石下。老人带着淤青的伤,拄着拐棍,生起了灶火。因为她做的一顿饭菜不合口味,饭桌被儿媳妇掀翻,菜和汤水流了一地。老人在收拾碟碗碎片的过程中,头垂得很低,不敢言语一句。
老人告诉高胜科,受子女这样的待遇,是因为她活得太高寿了,成了小辈们的累赘。
文章称,在他的故乡,类似邻家阿婆上面这样的故事是一群老人的镜像。几年里,他回乡时拜访过村里年逾75岁的一些老人。他们的生活境遇不堪,老无所养,讽刺的是,他们子孙满堂,而且都在村内。
89岁田婆(化名)有超过30人的儿孙,今年大年初一早上,她盼着能有儿孙来探望她,但直到炊烟日暮,她还是失望了……这天最先来看她的,是村里一位比她小五岁、比她更孤独的老人。
大年初二,按照老伴活着时定下的规矩,田婆的每个儿子分别送来了200块钱“养老费”。一年中,除了送200块钱以外,儿孙再很少出现。
村里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发病时,最先发现的儿媳却故意紧闭屋门,未及时告知就在院中的丈夫,以致老人错过了送诊抢救的时间。
为了让老人死的迅速而又悄无声息,一些狠心的儿媳还通过在一日三餐上节食减量,让老人在长期的自然饥饿中死亡。老人明知如此,却不敢声张……
无节制的娱乐、性乱和离婚
文章称,过年期间,村里几个农家妇女通过微信,在陌生的群里与自称“很有钱”的外地(男)人夸夸其谈,不知道对方来头,但已被“有X套房子、有X辆车、有大把花不完的钞票”的条件所吸引。
她们还刻意地把自己的年龄缩小了几岁甚至十几岁,并时刻准备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见面”——如果对方条件好,她们便不计划回村。
两年前,村里个别时髦的女人将广场舞带回了故乡,风靡至今。一些村民从田地回来,顾不上洗手吃饭,迅速加入到舞队中……
随之而来的是村里男盗女娼之风蔓延,离婚者越来越多。而在老人看来,离婚有辱祖宗,伤风败俗。
赌博之风盛行
村里麻将与扑克的风气20年长盛不衰。一群中年男女和年轻人,农忙时,白天种田,晚饭后直奔牌局直至后半夜。农闲时,麻将牌局会持续几昼夜,直到他们把兜里的钱输光。
过年从年初一直到正月末,牌局一直是最盛时光。一些人因为赌注太小“不过瘾”,会去很远的乡镇或县城中找棋牌室赌博。
一对夫妻每天坚守牌局,不顾农事,家中经济窘迫,房子成了危房,但两人仍只顾牌桌上的输赢。
村里一些人“借高利贷”赌博,最终妻离子散,或远走它乡、避难躲债。
现在,“面子”是村里最讲究的声誉,攀比是村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淳朴之风不再……
礼崩乐坏的村风
文章称,这个村不足百户人家,四面深山环绕,很多村民一生未出远门。还有更多的老人没读过一天书,一辈子没走出大山,但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老人,却是大山中最后一批宽厚仁慈之人。可惜这些老人渐次过世了。
而据村里年长者回忆,从建村起到民风蜕变前,村里一直民风淳朴、宗族礼教井然,村民传统、憨厚善良。
文章称,他的家乡正遭遇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场升级版的事故。近十多年来,乡村风气每况愈下,几代祖先努力营建的乡村秩序毁于一旦,利益崇拜,传统礼教全线崩裂。儿孙满堂的家族根基开始坍塌,家风败落,族人间不再友善和睦,小辈不仅可以辱骂父母,甚至还敢随手抓起一把农具冲向他的父母……故乡还在,但村子的魂魄早已死。
一些网民表示同感:我也来自农村,很真实的感觉;乡村的纯真没了;年轻人赌博成风;我家在西北贫困山区,这是农村的真实现状;潮汕农村女人以贤惠闻名,现在都忙着研究六合彩和麻将了;现在的农村,决不是新闻联播里的农村。
还有网民称:现在民风不古,江河日下;最可怕的是人没有了信仰;社会礼崩乐坏、金钱至上、道德沦丧,又何止是东北和农村?
网民纷纷呼吁,恢复和弘扬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蔡致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