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5月26日发布报告表示,按照交易额计算,4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排名降至第六位,人民币的全球市场份额由3月份的1.88%跌至1.82%。
SWIFT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至今年3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排名为第五位,4月份降至第六位,位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圆和加元之后。
4月份人民币支付总额比3月份下降7.73%,跌幅大于4月份所有货币支付总额的整体跌幅(4.6%)。
人民币汇率波动 影响人民币结算业务
SWIFT的报告中提到,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排名出现降级,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中国经济疲弱,抑制了外国投资者使用或持有该货币的兴趣。
香港《明报》引述港商的话表示,一些海外采购商原本用人民币结算,但由于担心人民币汇率波动,所以宁愿用本国货币。光大银行香港分行资金业务副主管颜剑文表示,去年8月、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人民币汇率均曾出现大幅波动,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有所减少,说明人民币结算等业务出现收窄。
SWIFT的数据披露,去年8月份人民币的全球市场份额升至2.8%,超过日本,在国际支付货币的排名中位列第四。当月中共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2%。
9月份人民币的全球市场份额跌至 2.45%,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降到第五,直至今年3月份。这几个月内,人民币的全球市场份额数据持续下滑。
2016年1月份第一个交易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在岸即期汇率一度跌破6.6,离岸即期汇率一度跌破6.75。
5月9日有“权威人士”透过《人民日报》表示,今年年初中国股市汇市的动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投机所致,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较大,而其根源是“高杠杆”,导致包括汇市、股市、债市等很多领域的风险上升。
经济学家吴迪今年2月份曾撰文表示,中共央行存在巨大的金融杠杆风险。一些为央行做代理服务的中资行,可能用其获得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做了不少高杠杆的质押融资。他建议审查央行和中资行之间的交易账目,尤其是表外资产和表外交易,及其所涉及到的外汇储备资产和金融杠杆。
本月以来(5月份),人民币汇率仍然波动加大。5月4日、13日、19日和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分别大幅下跌378点、287点、315点和225点。截至5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5月份已经累计贬值1104点。5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被大幅上调141基点,报6.5552。
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 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加息预期上升,人民币贬值压力大,也是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排名下降的因素之一。
美联储近期发布的4月份会议纪要释放出6月份加息的信号,引发关注。路透社报导引述交易员的话表示,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现在要看人民币中间价是否会贬至6.6。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胡志鹏预计,如果今年美元加息两次,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至6.8。
美联储4月份会议记录显示,大多数参加4月份美联储会议的官员认为,如果接下来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能够显示出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市场状况继续改善、通胀朝美联储2%的目标上升,则6月份有可能加息。
另外,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纽约联储)5月17日连续发表两份声明,分别宣布将小规模出售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据悉,这是回收长期流动性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使美元回流美国,业界关注这是否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下跌。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刘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