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首周3天,大陆又现12宗“地王”。业内认为,“地王”频现,房企拿地成本大增,未来房价将暴涨。外界持续关注“地王”频现后面的风险。
3天“地王” 总成交金额327.5亿元
据凤凰财经6月10日报导,中原地产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仅6月前3天,大陆一、二线城市又出现了12宗“地王”。“地王”集中在深圳、杭州、厦门、上海等地,总成交金额达327.5亿元。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5月31日,今年全国土地市场总价超过15亿的有105宗地块,成交总价3,288.2亿元。地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占比74%,其中南京就拥有16宗总价“地王”。而2013年“地王”井喷,全国“地王”数量也不过60宗。
今年“地王”溢价率更动辄高达300%-400%,让市场瞠目结舌。6月1日,信达地产以58.05亿元拿下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融创中国3月以27.5亿元夺得合肥政务区商住地块,溢价率高达400%。
6月3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官网正式挂牌了通州文化旅游区内一宗多功能用地,地块起始价高达87亿元,6月23日挂牌竞价 。
房企拿地成本大增 未来房价或爆发式上涨
报导称,“地王频现”成常态对未来房价的影响不容忽视。若房价不相应暴涨,众多房企都将无法“解套”。
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截至5月25日,50家典型房企平均拿地成本6,283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平均成本增加48.4%。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直言,楼面价超过房价已成为常态,如此多“地王”集中出现,未来房价很难不受影响。特别是现在房价快速攀昇的南京、合肥、厦门、苏州,已成为“地王”最密集的二线城市。
张大伟表示,“如果没有约束性政策,房价未来很可能会呈现爆发式上涨”。
张大伟表示,房企拿地再贵也要抢,解套的机会在于房价不断上涨。若未来一年房价涨幅不能超过50%,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将存在较大风险。新上市的商品房定价未来会出现高端化趋势,“未来豪宅化难以避免。”
据报导,接受路透调查的12家中外机构都认为,今年大陆全国住宅均价将上涨,预测上涨4%至12%。
央企造“地王” 拿地“底气十足”
报导称,这一轮地王,国有房企拿地比例明显处于历史高位。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5个月,全国土地市场总价超过15亿元的105宗高价地块,成交总价为3,288.2亿元,其中有52宗被国企获得,合计成交金额达1,785.8亿元,占比为54%。
6月1日,有央企背景的信达地产以58.05亿元拿下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刷新5月后保利、格力和融创创下的两宗地王记录。此前信达地产在杭州以123.18亿元拿下滨江区“地王”,同时也是全国总价地王。
张大伟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创造“地王”的基本都是上市企业+国企,主要原因在于其资金实力更强、对未来市场波动的抗压能力也更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央企融资成本低,利率往往比其它房企低3个百分点,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央企“拿地”底气如此足。
分析人士称,土地新增供应资源紧张,房企普遍都持“拿一块少一块”的激进拿地心理,必然造成价格上涨。
“地王”频现外界关注风险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日前表示,部分城市土地市场过热,已出现较大风险,这是不可持续的。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表示,目前土地价格的涨幅已渐渐失去理性,市场风险隐现。
有上海业内人士认为,房企拿“地王”的风险很大,一旦未来市场风向发生转变,资金链会受到极大挑战,高地价将为房企的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此前媒体报导,近来大陆“地王”频现,催生高杠杆和泡沫风险,为中国经济危机埋下另一颗炸弹,泡沫一旦爆破将危及金融体系安全。
大陆金融学家易宪容5月24日撰文说,“地王”频现是地方政府有意为之,因为这会推高或再拉动这些城市的房价。
有海外业界人士认为,大陆现在房地产行业的乱象起源于90年代江泽民当政时期。当时江泽民盲目大发展,各地方当局大兴土木,大搞土地财政,甚至和国企串通抬高地价,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其恶果延续至今。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孙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