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星期一

【史海】邱会作秦城秘传家书 揭913事件真相

林彪属下之一的当年被关在秦城时,秘传家书,揭林彪“913事件”无真正证据的,并要求家人绝不可外传。

2014年是邱会作诞辰100周年,其子程光(邱承光)在香港出版《邱会作家书》以作纪念。

书中说,1971年9月24日,其父亲被“隔离反省”,从那以后家人不知他在哪里,是生是死。

1979年底,他们接到公安部的通知,可以到秦城监狱探视关在那里的父亲,他们知道父亲还活在世上。

1980年6月,公安部又通知他们探监,他当时正在外地出差,不能去。家人探视那天,邱会作和子女们紧贴著坐在一起,趁著看守松懈之机,邱会作偷偷地把字条塞在子女的手里,带了出来。

事后,他的兄弟给了他一个残破的字条。它是监狱里囚犯借书时传看的一张目录纸的半张,邱会作在空白处和背面写了一些话,偷偷藏在身上,字条已磨损得近乎破碎。

字条上说,1971年9月后,那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揭发运动已历经9年,虽然指责邱会作等人的“罪名”在铺天盖地宣传,说得耸人听闻,可居然对他拿不出什么可信的证据。

他们揪著邱会作不放的问题是三个,即和林彪的关系、反对毛泽东及文化大革命、单位里死人。这些被认为有据可查,坐实了案情。然而,这都是人事历史关系和具体工作上的问题。

当权者想抓的“要害”被邱会作概括成“武、谋、逃”三个字(即武装政变、谋害毛泽东、企图外逃),而对这么大的罪行,却不敢理直气壮对他们正式提出,只是影射。那时,在全国作了那么多大批判,说出那么多“证据”,扣上那么多“帽子”,恰恰是“武、谋、逃”这最为关键处没有举出真正的证据。

邱会作字条上关照家人,此件绝对不可外传。千万,千万!

程光称,之后相关事态演化和真相的逐步披露,正如父亲当初在狱中判断的那样。“九一三事件”至今已过去四十多年了,相关档案仍不公开,像“谜”留在那里。

林彪事件后,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被称为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他们均被中共关押后判刑。

邱会作1981年被判16年,后被保外就医,1987年刑满释放,2002年7月18日去世。

邱会作回忆录:对林彪定罪是莫须有

邱会作曾有回忆录说,他被宣布审查后,曾反复思索“九一三事件”,认为林彪谋杀毛泽东和阴谋政变难以置信,对林彪的指控莫须有,理由如下。

第一,林彪没有政变夺权的理由。林彪1966年成了毛的唯一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毛年近八十岁,身体不好,林彪有必要那么急不可待吗?

第二,林彪想控制局势不必政变。1971年8月中旬毛南巡,北京是“真空”,林彪想干什么,堂堂正正地指挥就是了,比武装政变的风险小多了。

第三,林彪没有非分之举。林彪在军队威信很高,他真要搞军事政变,为什么不动用军委办事组、军区?“要政变,不找军委办事组‘办事’根本不可能!”指挥军队是有程序的,“可是没见到林彪一点动静。”

第四,林彪打仗、办事从不轻举妄动。而武装政变要有计划、部署、部队、指挥官,这些都没有,怎么政变?

第五,没有任何政变的迹象。如果说是政变,9月12日周日是“政变”的关键日子吧,黄、吴、李和他被说成是政变的关键人物,可他们都在家中休息,像要政变的样子吗?林彪从北戴河走了,是13日早上听周恩来在政治局会上说的。

第六,事后也没有政变流产的骚动。9月14日,中央指示陆军管制空军。不是说空军参加武装政变了吗?但是他们受到陆军的管制,没有任何反应嘛!

第七,不可能有“两谋”的考虑。林彪真要“外逃”,应该早于毛回到北京之前,那才合乎逻辑,但相反他“外逃”恰恰晚于毛回到北京十几个钟头。

第八,三十年过去了,至今没有看到公布任何真凭实据的武装政变证据。

回忆录称,“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叶群、黄、吴、李、邱身边工作人员被拘留审查的数百人,没有一人揭出有“政变”的事。

邱会作认为,林彪是毛逼走的,没有毛的南巡谈话发难,就不会有林彪的出走。

邱会作最后说,林彪死了,无法说话了,我们又被封了口,但是真相总要大白于天下。

林彪“九一三事件”真相成谜

林彪是中共十大元帅之一,历任中共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革”中被中共明文确定是毛泽东的接班人。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的专机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包括林彪、其妻叶群、其子林立果在内的9名乘员全部丧生。之后,林彪被中共定性为“叛党叛国”的敌人。

林彪“九一三事件”震惊世界。人们不解,被中共明文写进党章的毛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彪,为何还要篡党夺权?

林彪事件彻底动摇了中共的根基,事实上宣告了文革的破产,毛泽东从此被拉下神坛。

中共官方关于林彪叛逃的说法一直遭到外界广泛质疑。现在海内外民间大都认为,林彪案是中共又一大冤案。

2013年,一名中共元老以“雪老”化名在海外网站披露中共体制和内斗黑幕称,在军事将领中,林彪对中共功劳最大,但下场最惨。中共的权力中心就是绞肉机,林彪也难逃这样的下场。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孙芸

本文标签:,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