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陆媒消息称,中共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有偿补课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在此前3天的22日,教育部等先后声明退出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6月28日,中共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文件,包括“985工程”、“211工程”的文件。有评论认为,这是习当局在公开处理当年江泽民和陈至立推行的一些政策,以及搞“教育产业化”造成的恶果。
一、习旧部翻出陈至立教育产业化旧账
自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推行“贪腐治国”政策,陈至立上任教育部长后也相应搞出“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这些直接导致中国教育界乱象丛生,教师素质下降,乱收费、权钱交易、学术腐败在大陆校园盛行。尤其“教育产业化”所造成的问题,一直为民间所诟病。
中小学生教育活动涉纠纷 教育部发声明退出
7月22日,教育部发声明,决定退出中共“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教育部的声明说,2011年8月31日,中共“关工委”会签教育部、安监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但近年来,有人以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名义与社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收取相关费用,从事牟利活动,并产生民事纠纷。
声明称,上述活动未获教育部授权,活动也与教育部无关。教育部决定退出这个活动。随后,质检总局与安监总局也相继通发布公告,声明退出。8月2日关工委网站消息: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已停止。
公开资料显示,“关工委”由部分中共退休高官挂名担任领导,包括多名副国级的前领导人。主任是前中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名誉主任包括前中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孙家正等。
这个活动办公室自成立以来,搞的比较重要的活动是“小黄帽工程”和“校车工程”。不管是推广小黄帽还是校车,都牵涉到企业、牵涉到钱。陆媒直指,这里面的猫腻就大了。
2014年5月,济南中院曾公开判决活动办公室向泰山智文化有限公司返还300万活动经费并赔偿损失。
据查,今年1月19日,陈至立还以“关工委”名誉主任头衔参加“关工委”的工作座谈会。
治理有偿补课 新任教育部长动作频繁
3天之后的7月25日,陆媒从教育部获悉,未来3个月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进行治理,特别是对暑假、学生毕业、教师节及学校开学等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7月2日,前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宝生刚刚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接任退休的袁贵仁。到发稿为止,习近平旧部陈宝生已经公开在翻陈至立“教育产业化”的旧账。
被认为是江泽民情妇的陈至立,从1998年开始任中共教育部长。2003年,在江泽民的操控下,陈成为主管教科文体的国务委员。“教育产业化”的做法贯穿于陈主管教育的任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补课慢慢变了味儿
这次当局教育部治理有偿补课,有其背后的原因。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陆恢复高考,此后几年,学校基本都是无偿补课。到了上世纪90年代,补课慢慢变了味儿。
2004年7月《新闻周刊》曾披露,当时中共为了转移自己向教育投资的压力,一度提倡“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挣钱成为大陆学校的普遍风气,间接造成了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
“孩子的班主任说有些内容课堂不讲,如需要,可以去参加校外的辅导班” ,一位在北京机关大院工作的廖先生无奈地对大纪元记者说:“为了孩子不输给别人,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花钱报名了,等到了补习班一看,教课的老师就是他们的班主任。”
在当今大陆,老师课上不好好教课,把全部精力放在有偿补课上,甚至故意在课上不讲重点内容而是放到补习班上去讲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闻。老师补课目的纯粹为了赚钱。
另一位教育系统的人表示:“现在老师不是靠薪水,一个假期的补课费能赚够一年的工资”,一些老师靠着挣补习费买房买车。2012年5月,陆媒央视《新闻1+1》报导引用补习学校工作人员的话谈到当时的行情:650元一节课,80个课时是52,000元。
再加上中共“唯分数论”的误导教育,有偿补课越演越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项贤明对陆媒表示,有偿补课就好比毒品,它坑害了孩子和父母,又让大家上了瘾,痴迷难返。
这些都要追究到当年的“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的来龙去脉
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鼓吹要像兴办工商业一样兴办国民教育,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产品必须商品化、市场化,并以盈利为目的。
一般认为,中共开始推行“教育产业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江泽民以“贪腐治国”为政策,陈至立在1998年任教育部长后,“教育产业化”泛滥。学校、教师等以各种名目搞钱,发展“三产”,学费直线上涨。
在大陆,每年因无法交学费而导致家长、学生自杀的事例都不少,还有数千万孩子因此不得不失学。老百姓叫苦连天。
《开放》杂志曾有报导指,陈至立最害人的是提出“教育产业化”政策,即是将中国教育当成做生意一样。
大陆中小学教育一度成为第二大暴利行业
2003年,中小学教育成为大陆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暴利行业。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估计,从1993年到2003年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家长的口袋里刮走了2,000多亿元。大学在10年间学费猛涨约20倍。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的纯收入。
据悉,陈至立在任教育部长期间,数度遭弹劾。其中有一次,来自80多间大学的1,200多名教授联名写信给中央,呼吁改革教育现状迫在眉睫。清华、北大等几十所大学校长给整天出国游山逛水的陈至立起个“欧美巡回大使”的绰号,多次强烈要求陈下台。
陈至立主管教育时期,教学质量倒退,教风学风涣散堕落。大陆滥发文凭、学位现象普遍。大、中学院校风差,嫖、赌、抄三风在校园屡见不鲜。
更甚者,陈至立将教育当作是巩固江泽民统治的重要手段,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洗脑。尽管中共导演伪造的“天安门自焚案”嫁祸法轮功的真相早在海内外广为传播,但陈至立曾意图通过校园百万签名活动,让中小学生签字支持江泽民的迫害政策,对学生从小就灌输仇恨和谎言。
陈至立被认为是江泽民的情妇,中共军队的高级将领都很看不起她,背后给其起的绰号是“婊子陈”。
大陆校园毒跑道屡禁不绝 谁应担责?
去年以来,大陆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蔓延数十省市。北京、上海和多省的新闻报导称,学生接触跑道后出现了流鼻血、皮肤瘙痒、头晕和头痛的症状。对此,学生家长愤慨不已。
而这正涉及陈至立当年推行的市场化教育政策。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性能好又安全环保的塑胶跑道价格应该在280元/平方米以上,但实际上的招标价格少于150元的比比皆是。这种唯低价中标做法使得“工程公司为了找活,先中标再说,结果赚不了钱,只好不断降低成本,加各种垃圾材料”。
实际上,要求学校需要装置塑胶跑道的是教育部,拨款给学校购置跑道的也是教育部,要求购置跑道必须通过竞标作为监督机制的还是教育部。
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副会长、长河集团董事长赵文海向新华社表示,劣质的聚氨酯塑胶产品可谓“五毒俱全”。他说,“塑胶跑道现在的价格比十几年前还低,怎么会合理?现在80%-90%是废料做的。”
早在2003年前后,就有专家提出TDI聚氨酯跑道的危害问题。但当时中共教育部等部门认定塑胶跑道“基本无害”。
港媒东网6月15日的评论文章表示,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现在“毒跑道”丑闻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该不该追究(当时)教育部长和体育总局局长的终身责任呢?
2003年,正是陈至立主管教育的时侯。
教育界腐败 学术“老虎”打不完
2015年12月6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反腐之风吹向高校,教育制度公正性遭质疑”的文章。
报导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承认受贿,致使人们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50岁的蔡荣生在南京一家法院受审时承认,他在2005年至2013年间受贿2,330万元,帮助44名学生进入人大学习,并帮助在校学生调整专业。
此外,2015年7月,在蔡荣生任职期间担任人大校长的纪宝成,被给予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据报,蔡荣生被捕后,纪宝成被怀疑存在“与大学招生有关的不当行为”。
曾为中共培养大批管治人才的中国人民大学,沦为了唯利是图、靠批发学位牟利的黑学店。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就有50多起。截至2015年12月31日,据公开信息显示,已有11人被“双开”,6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另有8人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6人在接受调查。
据2015年当局“象牙塔”反腐数据显示,平均每周一名高校领导被通报。
去年东网的评论指,当今中国学术界,腐败是腐败者的通行证,纯洁是纯洁者的墓志铭。学术圈形成一个庞大的腐败利益共同体和完备的利益链条,没有人能置身其外。在这样的环境中,学者们明哲保身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先腐败以表“忠心”,然后得到“圈子”认可成为“自己人”,进而获得江湖地位。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早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二、江遗祸教育的985工程被习终止
“强烈抗议教育部!我的母校为什么不是985!?”因对教育不公深感不满,一位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曾在网上呐喊。
“怎么看待那些只招985高校的企业,让我们这些非985该怎么办,每次都陪面(编者:陪着面试)??该何去何从?有些伤心。” 大陆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人提问。
这样的质疑、抗议声在大陆不绝于耳。
由江泽民搞出,其情妇陈至立推进的“985”等工程从一开始就备受诟病,并加剧了中共教育体制的不公。目前“985工程”和“211工程”走到了将被废除的境地。评论人士认为:通过各种改革方式,习近平在逐渐否定、废除江泽民掌权时推行的政策,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
“涿鹿教改”失败有原因
在中共现有体制下,教育改革同其它改革一样,举步维艰,从河北涿鹿县的一个例子就能看出。
7月19日晚,河北涿鹿县有关部门证实,涿鹿县于7月5日发布消息称,已全面停止了全县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质疑声中行进了两年多的一场教学改革,最终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郝金伦辞职的方式结束。
据了解,“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这种模式区别于中共推行的填鸭式教育,更接近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然的教育规律。
但是这场“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就是有部分家长反对,理由是在当前升学体系仍难以摆脱“唯分数”论的背景下,家长担心学生的成绩无法获得保证,高考以及报考大学一连串问题会接踵而来。
这种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已经在大陆存在了几十年。
现在很多中国人已有一种印象:所谓的好大学,就是国家认可的“985”大学和“211”大学。其中“985”大学为上品,“211”大学为中品,非“985”、“211”的大学就成了残次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是“985”中的极品。由此而导出的逻辑就是,极品生出极品人才,中品生出中品人才,次品生出次品人才。
对一般民众来说,想要子女挤进这些大学,唯有先让他们考取重点高中,衡量的标准也只有一个:考分。
习当局废止“985”和“211”文件
6月28日,中共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211”工程,即所谓“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工程”。1995年11月,原国家教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985”工程源于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其当时声称“??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目前,全中国共有39所“985”工程高校、116所“211”工程高校。
7月4日,经济学者王思想发表《对211、985应进行彻底否定》的评论文章称,两个工程,原本也非教育部一家所能推出。尤其“985”,明显是教育部为了迎合当时领导人的讲话,奉旨落实的。
当时的教育部长正是陈至立。
江泽民推行的这两个工程,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为导致社会不公。
加剧教育不公 学生就业难
长期以来,“985”和“211”这两项工程的设立,造成了不同大学之间在财政拨款、科研资源、生源招募和师资流向的人为壁垒,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这种由行政部门划定的序列,还缺乏常态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利于后进院校的成长。
更让学生和家长抱怨声载道的是,这种人为的高校“排名”,把毕业生分成了三六九,从此高考填报志愿有了指引,企业招人也有了依据。一些热门企业在招聘时为降低甄选人才成本,毫不犹豫地将所有非“985”或“211”高校的简历直接涮掉。好多优秀的非“211”、“985”毕业学生的良好前程就此被剥夺。
2014年12月,《经济观察报》报导称,北京某非“211”、“985”高校老师王隽曾透露,自己的很多学生都非常优秀,并不逊色于“211”、“985”的学生,但在就业市场上仍有歧视。
许多人忿忿不平:大家都是大学生,凭什么认为“985”、“211”出来的学生素质就是高?
新华网2014年11月20日也公开承认:“985”和“211”工程存在使高校争抢经费,加剧教育不公和企业招聘设门槛,加剧大学生就业难两大弊端。
资源分配不公 高校两极分化
“211”和“985”高校还拿走了天量的教育经费。
2015年3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了《天则.转型建议》(“中国教育转型建议”分报告),对大陆教育领域的行政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状进行了量化研究。
报告指,随着“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中央部属院校与地方属本科院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和公用支出金额,从1995年差距还“比较接近”的水平,逐步拉大到2010年约2倍的差距。
此外,从2009年至2013年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到,“211”和“985”高校拿走了全中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11”高校拿走19.3%,为510.66亿元,“985”高校拿走52.7%,为1394.94亿元,其它高校只拿走28%,为742.1亿元。另一数据是,“211”和“985”高校只占全国高校总量的14.3%。
显现落差的另一组数据是,清华大学在“211”和“985”高校中科研经费最多,为39.9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27.75亿元,是普通高校西南石油大学财政拨款的23倍。后者在普通高校的科研经费最多,也只有4.6亿元。
学者:“985”等政策起点就错,实施过程更荒唐
“985”、“211”工程从一开始实施就遭到很大质疑。
今年6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洪才的文章在讨论这一现象时表示,大量的财政支持背后依赖一个虚假的假设: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大量的投入就要增加投资!这给人造成一个假象:世界一流大学是靠钱堆出来的!这个假设事实上是假的,因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钱虽然多,但却是经过自己辛勤努力争取来的,而非无偿获得的??
王洪才表示,这种模式也鼓励了高校造假、造假、再造假,因为只有把数字做上去了、做漂亮了才能获得各种优惠政策,进而才能获得更大的福利。这种高度不平衡政策的背后都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于是对于不平衡的政策人们又不能反对,否则就背负上道义上的罪责。
学者王思想认为,“211”工程、“985”工程,起点就是错的,实施过程更是荒唐透顶。大学本应是最具备活力的地方,其活力体现在科研成果、育人成果。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必然是变化频出。今天你领先,明天我领先,不进则退。而“985”和“211”工程,居然是教育部指定39所、100所高校,贴上名牌标签,进入照顾名单。
王提议,“权力必须远离教育”,切割权力对教育的干涉,先从切割其掌控教育资金的拨付来入手。
在权力介入教育方面,江泽民又开了坏先例。
权力介入后 清华大学返校节开始变味
4月29日,资深学者资中筠刊文称,今天的教育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不一定是老师和校长的责任,整个社会如此,有很多事情无奈,无能为力。
她贴出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宣传资料的“清华园”图,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中共领导人头像。她感慨称,1991年清华80周年校庆,她作为校友返校,情况还比较正常。到90周年校庆时就不太正常。因为据说中共国家领导人要来参加,正日子校园戒备森严,大礼堂的庆祝会按级别和知名度发票,有身份有地位才能进去。一般校友的活动前一天进行。
她说,第一个讲话的“杰出校友”却不是清华毕业生,但他是中共最高国家领导人,以他为中心。从那时起,返校节已经变味。到了百年校庆,就完全变味,在人大会堂活动,完全是官方活动,不在校园,按级别讲话。她自称对母校清华有很深的感情,“但变成这样,我特别生气”。
资中筠文章中虽没点名那个中共最高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但据中共官媒当时报导,2001年4月清华大学举行90周年校庆时,中共前党魁江泽民率领一帮大小官员到清华大学,并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高调讲话。江还特意“题词”。
大陆高校招生不公 处处可见特权影子
“985”、“211”工程推进到今天,高校招生中存在的很多特权和不公现象,中国人已见怪不怪。如高考之前,一些优秀学生会先被“保送”到一些重点大学;接下来,有些学生还可以获得“推荐”;还有学生可以获得“加分”;高考前后,有背景的学生家长,则忙着找高官帮忙等等,采用的方式五花八门。
今年高考后,在“985”工程中,多年来一直最有钱的清华、北大,其特权遭到民众公开质疑。
6月25日晚,大陆微信公号“i看见”发文《清华北大争抢高考状元,可能涉嫌违法!》。文章以河北、河南的情况为例,推测出清华、北大,在几十万考生苦苦等待放榜之时,已运用手段,提前拿到了所有考生的分数,并且还一一进行了高低分排列。
于是发生了河北省今年的文、理两名状元,于6月22日晚,便被北大、清华接到北京;河南的高考文、理状元也被清华连夜接走的事情。
“i看见”分析说,如果清华是在放榜之后才获知状元人选,很难想像在凌晨的数个小时中,清华能够完成了解情况、联系、通话、登门、说服、接走这一系列步骤。因此,很可能就是清华招办在放榜前,已提前做好了这些。
文章表示,这种利用特权提前获知考生分数,可能会带来一连串的危害。这对大陆近百万的考生来说,一来是泄露了他们的个人信息,二来太不公平。高考是很多贫寒学子获得上升的唯一通道,如果他们苦苦跋涉的通道都被人做了手脚,实在是让人寒心,让人痛心。
北大副教务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沉简教授也承认:抢状元太丢人了,高校颜面无存。
教育不公乱象丛生 民怨沸腾
6月28日,在“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同一天,恰逢中共《问责条例》出台,再加上“袁贵仁卸任教育部部长”的消息,几个事件迭加,迅速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反响。
7月1日有网文直言,“985”和“211”工程就是在“教育产业化”邪恶主导之下,把学生当成了“杀贫济富”的对象,使教育系统的腐败雪上加霜。而且,在这两个工程出世后,上不起学的青少年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公办转包民办现象日趋严重,教学质量低下,谋人钱财,误人子弟;专注有偿教育,乱培训乱收费,致使假职称假文凭泛滥成灾;教师以权换色,诱奸女生的丑闻不断,民谣传唱“玉女进去,妓女出来;鲜花进去,残花出来”,是对大学风气的概括与嘲讽。
评论:中共体制和江的恶政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据《新京报》报导,从2007年至2013年,中共教育部每年都会在工作要点中提及“985”和“211”工程,但在过去两年工作要点中,找不到相关描述。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对此表示:“我们看到习近平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通过各种改革方式,实质上是在逐个否定、废除江泽民时代的政策。他现在使用了一种比较低调的方式,把‘985’和‘211’工程让它自动的失效,实质上他也等于否定了江泽民时代的教育政策。”
时事评论员唐靖远认为,中共体制和江泽民的恶政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211”、“985”工程只是其留下的众多烂摊子之一,废除也是治标难治本。#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林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