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古城到吉萨大金字塔,各圣所召唤了数百万人从世界各地而来,亲身见证这些奇妙的场所。即使有网路、有许多照片和高清影片可供神游,我们仍然愿意跋涉千里,将入场费、啼哭不休的婴儿跟摩肩擦踵的人潮抛诸脑后,只为了亲历其境。
除了令人惊奇的山顶自拍与酷炫的相簿封面以外,是什么魔力促使我们一直追求?是古老的智慧还是未知的经验?抑或,我们在寻找与意识更深的连结?
在此,要说说二三事,关于这些在有限资源与不高的计算精度下建成,又挺过时光考验的建筑。让我们一窥在这些宝贵的、令人珍惜的地标在创造时被放入的意图。
1.几何
难以置信的是,世界各地,所有传统文明均使用几何比例与等比来设计古代圣所。无论是大金字塔显示的圆周率PI,或是雅典的卫城与神庙结构反映出的“黄金比例”,均明白显示在设计里,用几何等比来表现一种古老隐密的语言。
2.谐音
德国作家兼政治家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1829年记下:“建筑是冻结的音乐。”
毋庸置疑,古代建筑师向来深知调和泛音级数(harmonic overtone series),连带也熟知费布那西序列(Fibonacci sequence)和黄金比例。
美国作家Jonathan Goldman在他的书【疗愈之声】里写道:
“尽管,并非所有在几何与自然界找到的形式在其关系里都是和谐的,但我们发现,最美的那些确实遵循调和级数。特别是基于八度(2:1)、五度(3:2)、四度(4:3)和三度(5:4)的比例构成的型,看来极度均衡。如是,在雅典、罗马和埃及所能找到的最美的神庙,都是基于这些比例的等比来建造的。”
3.永续
斯里兰卡的锡吉里亚或狮子岩,可能是古代农业创造力与永续规划保存最佳的范例之一。仍然运作无碍的复杂精巧的液压供水系统经由地下管道提供新鲜饮水与空气冷却。这个建筑群是1500多年前用石灰岩建造的,至今仍在为一些亚洲现存最古老的景观花园“空中阳台”供水。
当我们不断更进一步检视这些古老建筑里刻意努力放下的隐密线索,我们能学到什么?
正如吉萨大金字塔的几何结构是探索星体知识的大门,我们也能持续从世界各地古老建筑的存在中学习。就像李奥纳多·达文西的“维特鲁威人”(结合黄金比例的人形)所呈现的,我们专属的集体DNA是否能燃起我们的渴望去造访这些地方,听这些歌?
来源: Collective Evolution
来源:赞新闻编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