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民国总统蒋介石的工作晚餐只有四菜一汤,日常的菜单也是平凡简单,足见蒋介石生活之俭朴。然而,毛泽东在大饥荒(1960-1962)期间,它的菜谱有七大西菜,西餐中鱼虾的制作方法至少十七种,为了防止外宾泄密,甚至下令临时出国人员不得在国外购买食物。
蒋介石晚餐简单
据陆媒《书报文摘》2005年第44期梗夫的《蒋介石的工作晚餐》一文披露,蒋介石每星期在重庆德安里官邸要有一次工作晚餐,邀请一些与讨论主题相关的要人参加,听取意见或者解决问题,这成了他的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方式。
约19时,晚餐开始。蒋介石的身后站着侍卫官蒋庆祥,另有一副官专门为餐桌中间部分端菜上饭,左右两部分各有一卫士做相同的服务工作。蒋介石在餐前有喝鸡汤的习惯,在座的每位都和蒋介石一样先喝一碗鸡汤,很符合“饭前喝汤,营养健康”的保健饮食方式。接下来上饭菜,左中右三个部分的菜肴相同,均是四菜一汤,当晚的菜肴是:红焖鸡、炒鸡蛋、肉丝豆腐、菠菜,汤是开洋榨菜汤。
用餐时实行公筷制,用公筷将菜夹到自己面前的碟子里再食用;餐间不准喝酒,不准抽烟,边吃饭菜,边谈公事。吃完后,侍卫官给蒋介石端一碗白开水,供蒋取下假牙漱口用,其他人也各饮一杯白开水,没有茶叶。晚餐20时结束。
又据ETtoday【旅游云】2013年01月22日《揭秘!第一号蒋公身分证职业栏非公务员而是“总统”》一文披露,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十分俭朴,从晚餐菜色便可以得知。
虾龟头、葱炒鸡蛋、蚕豆炒鸡丁、苦瓜肉片、甘蓝菜、小白菜豆腐蛋花汤。仅此而已。
毛泽东饮食奢华
然而,在中国民众生活最困窘时期,即1960-1962年,三年大饥荒时期,毛泽东的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据由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辑、红旗出版社于1996年11月出版的,由汪东兴、张玉凤、徐涛、吴旭君、吴连登、周福明做顾问的《毛泽东遗物事典》一书披露,毛在大饥荒期间不仅有七大洗菜系列,连鱼虾的做法都达十七种。
此书有这样的细节:1961年4月26日,几位工作人员会同厨师为毛泽东精心订制了一份西菜、两菜汤菜谱。从保存下来的西餐菜谱来看,内容尽管谈不上十分丰富,但己比较周到的照顾到了毛泽东的饮食喜好。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毛泽东喜欢吃鱼虾,西餐中鱼虾的制作方法也丰富多彩,而且风味独特。1961年4月制订的西餐菜谱中包括下列这些异国风味的鱼虾: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等。(第94页,60年代初用的西餐菜谱,饮食起居篇)
1961年4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按官方说法,1959年、1960年、1961年为“三年自然灾害”。按老百姓的说法,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61年正是最困难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上,到63年的时候才好点呢!”
据2014年网上盛传的《揭秘:毛泽东不为人知的奢靡生活》一文披露,在大饥荒期间,毛泽东曾宣布他要“跟全国人民同甘共苦”,不吃肉了,因此被宣传得神乎其神。事实上,他在一个短时间内是没吃猪肉,却是吃鱼。另外,毛泽东享受的其它特供食品还包括从香港购买澳大利亚麦片,玉泉山农场生产的大米,“巨山”农场则供应毛喜欢的蔬菜、肉类和牛奶。冬天的蔬菜则是由广东提供。
玉泉山农场专为毛泽东生产大米,据说那里的水特别好,以前是宫廷饮用水,现在浇灌毛泽东的水稻。毛泽东喜欢的蔬菜、肉类、牛奶,由另一个叫“巨山”的特殊农场供给。还有一些食品,如腊肉、冬苋、空心菜、辣椒等,则从湖南专门运来。在冬天,有些蔬菜从广东运来。
毛泽东有个厨师班子,规模曾经达到4人,至少有14人先后在这里工作过,他们个个都是顶级名家。在大饥荒最为严峻时,营养专家与厨师为毛泽东精心制订了西菜,西菜汤菜谱。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毛泽东喝的龙井茶,产在一座特别的小山顶上,在每年最适宜的季节,采下来送进北京。
毛泽东抽特供烟,有“中华”、“熊猫”、“云烟”等牌子,以及四川甚邡卷烟厂特供烟生产小组制造的雪茄。1971年这个小组被举迁北京,在门牌号为81号的中南海对门的北京南长街80号设立特制烟小组,专门为毛泽东精制“132”雪茄。
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
来源: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