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中印同时撤军?秘密撤军协议内幕原来如此?

图为中印边境上的印度士兵

中印在地区剑拔弩张的对峙近两个半月后,28日中印双方分别确认中印达成、对峙解除。不过就协议内容,中印说法不一。法新社报道称,印度外交部的声明称,印中双方都从冲突地区撤军。但中共外交部却表示,只是印度军队在撤军,中方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此外,双方对峙的源头是中方在洞朗附近,但双方都没有提及。不过,外界普遍分析中方已经停止修路。早在7月20日外媒披露,习近平和莫迪达成秘密协议,冲突不会进一步升级。

新德里电视台今天(28日)报导了上述消息,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印双方已同意结束从6月开始的洞朗对峙。在这一基础上,洞朗对峙地区军事人员正在迅速撤离〞。

该发言人表示,最近几周,中印双方就洞朗事件一直保持沟通,双方都表达了各自观点与利益关切。目前,双方已达成一致,均同意尽快撤离洞朗对峙地区人员,这一措施正在进行中。

法新社报道称,虽然印度外交部的声明称,印中双方都同意从冲突地区撤军。但中共外交部却表示,只是印度军队在撤军。

中共外交部官方网站8月28日的消息说,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印方越界人员和设备已经全部撤回到边界的印方一侧。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而中共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当天也表示,印方已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到边界印方一侧,中国军队将保持高度戒备。

法广28日报道称,中共外交部此前只表示,印度部队正在撤离。但印度稍后表明,两国都撤离了边防部队。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告诉记者:〝鉴于现场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中方将根据现在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和。〞

不过,她没有透露有哪些〝必要的调整和部署〞,是否包括中方停止在洞朗修路。此前,印度声称中方修路改变了该地区战略平衡,但中方则坚持在领土施工是正当行为,要求印度〝无条件〞撤军。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双方突然改变策略,让这场已持续了72天的僵局〝解套〞了呢?

外界分析:中方已经停止修路

外界注意到,中、印双方媒体似乎都高度默契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最初引起边境对峙事件的源头——中方在洞朗边界附近修筑的那条引起印方强烈不满的公路到底还修不修了?

印度军事问题专家戈卡莱(Nitin Gokhale)接受《孟买镜报》(Mumbai Mirror)采访时表示,中、印双方的声明并不矛盾,印方从来没有要求中方在该争议地区停止巡防,而只是反对中方在该地区修路。印度的目的也是让中方停止修路。他认为,中方对“停止”在该地区修路保持了缄默。

卡莱认为,尽管中方没有说,但读过双方的声明就很明显,印方撤军的条件是中方停止修路。

对此问题,中国网友们十分关注,他们纷纷发帖留言,分析中印官方都不提到修路问题。不少网友认为,本来中方修路是引发对峙事件的直接起因,现在中印官方都不提修路是否停止而只承认双方撤军,或许说明中方在是否继续修筑那条公路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而印方也顺势就此下了台阶。

外界观察注意到,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了现场情况,她承认:〝监于现场情况已出现变化,中方将根据现地情况作出必要调整和部署。〞

海外独立时政观察人士郑经纬认为,这个表述等于含蓄暗示中方已经停止修路。

BBC中文网报道,印度媒体引述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官员的话说,这是莫迪政府在金砖五国峰会前的一次"巨大的外交胜利"。

属半官方性质的印度最大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将洞朗对峙结束称为一个"重大外交突破"。

该通讯社引述不具名的印度中央政府官员的话说,"脱离接触"意味着双方都从争议地区撤军,因为如果印度单方面撤军,两国就没必要达成协议了。

8月28日的有关报道,印中两国结束边界军事对峙的决定,是在即将于9月3日星期日在中国厦门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之前作出的。印度总理穆迪有望前往中国,出席金砖国家首脑峰会。

中印双方以撤兵收场,习近平和莫迪有约在先。

路透社:习近平莫迪达成秘密协定

路透社7月20日引述印度官员的话透露,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6月份上海合作组织会晤时,曾就中印边境冲突达成一致。确保在中国、印度和不丹三国边境的区域发生的冲突形势不会进一步升级。

报导称,对于这一微妙的外交协定,中印双方对外都未透露或公开过多信息。

此前,印度媒体也曾披露,7月7日,习近平在德国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商讨了如何降温中印边境紧张局势。

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报道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