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甘
反复试错纠错,左摇右摆中扎挣沉浮,2018年的冬天注定将异常寒冷。
遏制房价、重拉基建、取舍汇率……
遏制房价
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的文章,列举了三个数据,今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企业部门杠杆率降低2.4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降低0.7个百分点。同时,住户部门杠杆率一直在增加,上升了1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给出的信息再直白不过,那就是企业和政府部门下大力气降下来的杠杆,实际上悄然转嫁给了民众。有心的读者应该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笔者此前屡次撰文提及的「结构性去杠杆」吗?是的,有关部门主动减负,自然就有人被动接盘。
8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总统川普下令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的比例从10%慷慨提升至25%。这意味着两层意思。其一,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越来越难,将不得不在国内寻找替代市场;其二,这是对近期央行放任人民币汇率贬值刺激出口的尖锐反制措施。
先看第一条。出口转内销有个前提,那就是国民能够买得起。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四座民生大山被有关部门一股脑儿甩向了市场,自己专注于杀向市场投资获利。有关部门盆满钵满,而国民生计日蹙。
为启动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塔基、塔身阶层消费市场,最根本的出路当然是想办法让他们有能力消费,姑且不说做不做得到,这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而当务之急是先把他们从不堪重负的高房价压榨中解脱出来,然后慢慢计较另外三座大山。
7月31日,政治局召开半年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毫无疑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急停急转,果断删除了此前经年沿用的障眼法「过快」二字,代之以「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房地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戛然画上句号之际,笔者禁不住潸然泪下!这表明决策层已经“彻底认清”了过度刺激房地产带给国民经济的深重灾难,这回该是玩真的了吧?
重拉基建
随着白宫政府2000亿美元25%关税政策出台,北美这个多年来最大的出口市场即将陷入长眠,而这部分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不得不依靠国民消费来填补,低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到高端尚远,眼前由谁来顶缸呢?毕竟失去了6.5%的GDP增速,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将被动摇根基,那可是关乎稳定大局的命门哇!
不绕弯子。无论是国民消费还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是猴年马月的事,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有关部门最为拿手、最为擅长的依旧是举债刺激大基建这件法宝。
8.3笔者撰文《透过假疫苗事件,呼唤民生产业回归》,7.23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的描述中,下面一段话令人浮想联翩,「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强调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至于何谓「必要」和与之相对的「不必要」已讲过,来看一组具体数据。
今前1-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1993.43亿元,同比下降8.5%,而到了7月这个数字骤然飙升至3750亿元,短短两个月投资金额猛增近1800亿元。高层的思路急转轨迹再清晰不过,前5个月还在去杠杆,6月就开始开闸放水了。
不管是财政发行1.35万亿专项债券,还是央行开动核动力印钞机,本质上来说都是沿袭举债刺激基建的老路。而惶恐之间匆匆上马的基建项目呢,日后不成为资不抵债的烂尾工程的,根据历史经验看少之又少。需要举例吗?2008年的4万亿大放水,形成的产能有几项是不过剩的?形成的‘资产’又有多少能抵消债务?
而且,只要心急火燎放水搞基建,就需要钢材、煤炭、水泥、砂石料……这些上游产业支持,而这些重污染项目又是近两年来环保限产的主角,一旦市场供不应求,这类产能必将死灰复燃重新上马,二次污染随即开启,秋冬雾霾也必将归去来兮……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决策,终将化为令人心酸的重复错误。叹!
污染、资不抵债、债务危机……之外,最致命的还是滥印货币即将引爆汇率危机。
汇率取舍
4月美元一度贬至6.27左右。此后风云突变,美元一路上涨至8月初6.88,涨幅近10%。
人民币汇率暴跌10%,意味着现在换一万美元较4个月前要多花6000元人民币,海外采购要多支付近10%人民币,如果外贸企业未锁定汇率风险,敞口损失10%!而彼时认可笔者判断、攥紧手中美元的小圈子朋友,此刻面对漫天飞舞的红钞票,心中的感觉一定是踏实和欣慰的。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创下2014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经济持续发力,就业市场自然不差,美国7月份小非农ADP就业人数增加21.9万人,远超预期的18.6万人。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乐观分析,美国当前的失业率逼近2000年后的最低水平。
现实如此骨感。美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今年美联储再加息两次几乎不容置疑,而近在眼前的9月份加息几乎铁板钉钉,美元继续升值几乎毫无疑问!反观人民币贬值,基本才刚刚开始……而且当前看不到任何支撑的迹象,或者说力量。
雪上加霜的是,7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人民币汇率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所有主要货币,美国正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美国财政部将在10月15日的半年汇率操控报告中评估人民币跌势,评估中国是否操控了汇率。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币汇率走软,给中方带来了不公平的优势。」
被美国财政部宣布为汇率操纵国的后果,有关部门自然深知,首当其冲就是巨额关税惩罚,这对于当下已经深陷贸易战的中国来说意味着深渊。怎么淡定得起来?8月3日晚,央行紧急发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稳定汇率破7关口迫在眉睫,笔者8.4在小圈子里已做解读不赘述。
问题是,汇率稳定的基石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货币发行量和流通范围……无效投资型经济导致货币超发泡沫越积越大,光靠提高风险准备金率这招显然是不行的,为什么?情势危急时,人家宁愿割肉20%而拿走80%止损,试问你将如何应对?
艰难决策
回头看7月31日政治局会议,一边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边又提出要坚定地去杠杆。笔者此前撰文屡次讲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身就是一对儿矛盾,而和去杠杆根本更是南辕北辙嘛对不?没有高杠杆咋积极呢?
是故,本次会议提出的这两个目标试问将如何同时实现?你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宽松,那就必然要求加杠杆;而同时要求去杠杆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紧缩,投资难以为继。所以,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VS去杠杆,难度系数不啻于冰炭同炉。
但这却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尴尬、艰难到极致的现状,自相矛盾的政策充分反映出当前内外形势互相作用的凶险复杂,而这种局面是改开40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笔者7.31撰文《非常时期,金融监管风向 VS个人财产安全》谈到,
7.17欧盟与日本签署了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分别取消99%和94%的对方进口商品关税;7.25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造访白宫,和美国总统川普共同宣布结束互相加征关税,美欧和解指日可待。日欧贸易占据了这颗星球上40%的贸易额,而美欧规模更大,只要美欧就农业补贴问题达成一致,零关税协议只是迟早的事。
反观国内媒体呢,多数还沉浸在中欧联手对抗美国的意淫中,即使面对德国、英国等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中资企业的收购,也自欺欺人地选择轻视态度。真不明白国内媒体、专家的自信来自哪里?
8月9日美国和日本将就零关税协议展开磋商,美日之间本不存在类似美欧之间的农业补贴矛盾,况且以日本二战后对美国的一贯态度来看,结成共同对抗中国的联盟并不需要过分质疑,水到渠成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美欧日强强联手打造零关税贸易区,意味着WTO事实上被架空。当外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内部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而空有十多亿民众的消费市场又被此前的高房价、高税负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阉割了,失业率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几乎无法腾挪的局面,面对房地产泡沫已经吹弹可破的极限危境,决策层面临的选项只能是进一步举债加大基建投资来应对了。但是,国内的高铁、机场、高速公路规模显然已经大大超过了存量财富可以支撑的极限了,所以7.23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只是反复提现在的刺激仅仅是为了确保在建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烂尾工程,而竭力否认类似2008年的4万亿「大水漫灌」,不是不想,是国内外形势不允许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