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07年底,德国《明镜周刊》第50期以列宁和德皇威廉二世、德文密档和十月革命旗帜为刊头图,以十一页文字和照片的篇幅重点刊登了该期的标题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封面副题则是《被收买的革命》,并附赠相关的影片光盘。
200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九十周年。过去都以为共产主义革命跟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德国思想家有关系,现在才知道还有第三位重要的德国人物,就是德皇威廉二世。没有他出钱出枪,扩大革命喉舌《真理报》,列宁的武装政变绝无成功的可能。明镜周刊组织了六位专业作者撰写这篇文章,披露了历史的真相,俄共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与德皇陛下的黑白两道人物串联,获得皇家政府暗中大量资助,成功地制造了十月革命。史料揭示,列宁想要颠覆沙皇,而威廉二世皇帝则要取得在东线的胜利。至今鲜为人知的密档如今证实了在一战期间这个合作的规模:德意志帝国接连数年以千万计的马克和后勤援助支持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
一群簇拥着列宁的俄国革命者和一群簇拥着威廉皇帝的德意志帝国主义者,这恐怕是二十世纪最戏剧化的政治利用联盟,后来终因利害冲突而以外交关系中止的形式结束了。这两种意识形态的互相利用和结盟,是阴谋家和阴谋技巧的精巧结合。这些密谋者书写了世界的历史:没有威廉二世对列宁的帮助,就没有九十年前的十月革命。没有德国的支持,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就无法维持执政最关键的第一年(1917至1918),很可能也就没有苏联的出现,没有共产主义的崛起,也就没有古拉格群岛上千百万遭受党政机关迫害的死难者。
这个德俄之间肮脏的勾结是以共同的对立面促成的,就如一句古老的现实政治要诀所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德意志帝国跟布尔什维克首脑共同密谋反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协约国、法国和英国。最后,罗曼诺夫王朝的结局是德国的胜利和平与列宁的接管政权。柏林用马克、武器弹药支持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结束了沙皇体制。德国外交部直到1917年底至少付出了2600万帝国马克,相当于今天7500万欧元。
当沙皇尼古拉在二月革命中垮台时,流亡在瑞士的列宁确认,德国皇家机构有可能在战争期间让他返回祖国。1917年4月17日,德国在斯德哥尔摩的情报机构头目向柏林总部发出电报说:“列宁幸运地进入了俄罗斯。他已完全按照所愿行事。”这时候他开始反对此时在彼得格勒当政的临时政府。半年之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利用德国的资助掌握了政权。
很快,新成立的苏维埃国家就跟德意志帝国缔结了和平条约,和平带给德国在东线的安宁,让德国对东欧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威廉曾经梦想要建立起一个对抗西方的同盟关系或者友好结盟关系,就像二十多年之后希特勒和斯大林曾经签订的友好协议一样。尽管这个同盟的两方在协议中信誓旦旦,但是从来没有忘记想要把对方送上绞刑架。史料证明了这一点:受德国皇帝支持的列宁却去帮助德国的同志从事反对帝制的革命,而威廉二世则不仅支持布尔什维克,同时又去支持它的反对派。因利害冲突激化,德皇政府于1918年11月4日以一宗意外事件为借口,中断了与俄国新政权的外交关系。双方相互利用的阴谋同盟关系就此告一段落。
《明镜周刊》文章详尽叙述了一名爱沙尼亚的前布尔什维克分子,后来具有多重身份和面貌、往来于德俄之间的神秘人物——赫尔方特(Helphand)。从解密的档案看,向德国情报机构介绍列宁、提议给其资助,穿梭往返联系,甚至携款支付的角色都是此人,一名德国情报人员。明镜发掘了欧洲多国的档案资料,瑞典、瑞士和英国的安全机关档案,普鲁士警察机关的文献,德国外交部和俄国档案中的备忘录、以及瑞士银行的流水帐单。还有当时驻节俄国的欧洲外交人员留下的日记和笔录材料。这些密档和历史文献证据确凿,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列宁与德皇政府之间的真实关系。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今天我们才知道了十月革命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场革命。根据俄国学者的证实,进攻冬宫的浩大场面,都是后来的艺术化编造;实际只是一支不到两千人的赤卫队占领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战略据点,部分武装人员采取了逼宫行动,阿芙乐尔巡洋舰当时并没有实弹炮击,而是发射了一发礼花炮弹。政府武装十分微弱,主张民主自由的临时政府没有任何抗拒就被赤卫队逮捕了。十月革命不是人民的自发革命,而是是布尔什维克武装队伍向在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合法临时政府进行的“夺权”。
著名俄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曾是列宁的导师。可是十月政变使他看出了列宁残忍狂暴的面目。临终岁月,他口授了一份《政治遗嘱》,预言了俄国社会的基本走向。结果很多内容都得到了历史的证实。苏联解体后,这份遗嘱重见天日,1999年在俄国《独立报》发表,2000年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研究》第二期翻译出版了这份历史文献。
按照普列汉诺夫在《政治遗嘱》中所述,列宁“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同魔鬼结盟”。为了夺取政权,列宁不惜同德国皇家政权的情报机构合作,领取他们的大量资助,使得布尔什维克党有钱有枪,而且扩大了《真理报》这样的舆论工具,影响了大量的工人、士兵和市民。而其他党派没有这样的资助,没有财力和武装,没有发行量巨大的报纸,根本不可能发生重大的影响。在列宁鼓动军人反战、教唆农民要求土地时,德国情报机构从各国发回的密电都报告说,列宁正在按计划进行行动。布党夺权以后,立刻与德方和谈,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拱手割让给德方。按照和约的内容,这些土地是永久割让的。只是后来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德军全线崩溃,俄国意外地重新赢回了这些土地。列宁说过,沙俄帝国是各族人民的大监狱。其实沙皇政府对于革命者还是相对仁慈的。列宁被逮捕以后,没有酷刑侍候,仅仅是判处流放。所谓流放,仅仅是送往西伯利亚地区,并没有苦役和监禁,仍有相对自由。
根据旅美学者程映红教授的介绍,列宁的母亲写信给沙皇当局要求照顾列宁的健康,获准安排他到西伯利亚的北国江南地区苏申斯克,这里气候温和,衣食无虞。列宁来到这个地方,每天游泳、打猎、钓鱼,主要是散步。每月享受八卢布的政府津贴。参加了一位流放同志的婚礼后,觉得应该借此机会跟他的女友克鲁普斯卡娅完婚。于是接来母亲和未婚妻,到教堂举行了婚礼。还雇用了一名当地女孩为他们一家煮牛奶做饭,新夫人则教女孩认字。这样悠闲的流放生活简直是后来被克格勃逮捕关押的囚犯们不可想象的天堂之梦。
列宁也曾被关押在监狱里。很多中国人在小学时代都读过《一天吃了六个墨水瓶》这篇课文。有一年,列宁被沙皇政府逮捕了,关在一间狭小的单人牢房里。这房间黑乎乎的,只有一个窗户透进一点微弱的光。在这样的环境里,列宁仍然坚持学习和工作。他让家里人送来了许多书。他一边读书,一边秘密的写了不少传单和小册子,指导监狱外边的革命斗争。列宁在监狱里写这些秘密文件,要是被看守发现了,就得延长期限。列宁想了个巧妙的办法。他把面包捏成“墨水瓶”,装上牛奶,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字。牛奶干了,只要在火上一烤,字就会显出来。列宁写的时候非常小心,一听见门响,他就把“墨水瓶”放进嘴里大嚼起来。看守一天要来检查好几次从来没有发现这个秘密。有一天,列宁在写给同志的信里很风趣地说:今天真不走运,一连吃了“六个墨水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沙皇的监狱比苏联古拉格宽容多了。列宁坐牢没有从事过苦役劳动,还能读书,指导狱外的革命活动。他甚至还有笔,能写字,能抽空写革命传单和小册子。列宁的行为如果被发现,仅仅是可能被延长关押,而不是吊打、反铐、小号站笼等酷刑。最令人们惊叹的是,列宁有足够的面包和牛奶当作墨水瓶和墨水。
而在沙俄监狱里受优待的到列宁和斯大林却创建了古拉格劳改营模式,后来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劳改营的典范。数以千万计的人民在劳改营中从事繁重的苦役,大量的人犯在饥饿、寒冷和病痛中死亡。其中包括许多诗人、作家、学者、科学家和艺术家。列宁、斯大林正是这一历史罪恶的始作俑者。普列汉诺夫写道:“列宁为了把一半俄国人赶进‘幸福的社会主义未来’中去,竟能够杀光另一半俄国人”。
普列汉诺夫回忆,他曾经跟列宁一起谈论过法国革命,列宁认为“雅各宾党共和国之所以垮台,就是因为斩首机砍掉的脑袋太少了”。当时他以为这不过是列宁的玩笑话。后来夺权成功后,列宁真的大开杀戒,契卡(肃反委员会)杀人不眨眼。电影《列宁在1918》中,高尔基忍不住向列宁谏言,列宁发表了一番议论,“在生死搏斗的时刻,谁能说明哪一拳是必要的,哪一拳是不必要的?”,以此谬论来为肃反扩大化滥杀无辜作辩解。
十月革命为世界人民描绘了人间天堂的理想,却建立了历史上罕见的人间地狱。列宁时代的恐怖屠杀和饥荒,斯大林时代的大饥荒和大疯狂(逮捕和虐杀),东德的六一七镇压,波兰的波兹南惨案和匈牙利的1956年事变,柬埔寨的大屠杀,都是这人间地狱的重大悲剧,不绝如缕。
历史的教训说明,苏联在倒塌前早已没有人相信那些理想的谎言,即使这个政权拥有了氢弹、导弹和最先进的坦克和飞机,却依然没有保住党的权力,帝国依然如普列汉诺夫的预言所说,“将像纸牌搭成的小房子那样坍塌”,而且在它坍塌之时,几乎没有干部站出来为党抗争。
来源:网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