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顶级科研机构已对一名学者做出停职处理,此前,该机构发现这名学者“完全自主”开发的编程语言实际上是基于已得到广泛使用的Python。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ICT)研究员刘雷上周宣布,他的研究小组已“自主”开发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该编程语言以传奇女英雄木兰(Mulan)命名,并被吹捧为“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
几天后,刘雷为其“夸大”了自己的成就而向国内媒体道歉。刘雷承认,“木兰”是基于Python(一种编程语言,其组件在“开源”许可之下可以免费获得)而开发的,主要设计用于青少年编程教育,而不是针对人工智能应用。
此事曝光之际,中国正重新鼓励国内自主研发技术,以应对美国发出的切断中国技术供应链的威胁。去年,北京方面给所有政府部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三年内停止使用外国技术设备。
上周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宣布了对刘雷的停职决定,同时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
开源的无人机软件项目GAAS创始人王汉洋表示,为项目贴上“自主开发”的标签有时是申请政府资金的要求。
他补充称,这并不意味着一个项目必须重新发明车轮,而可能只是意味着它的技术在中国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中国需要能够应对这种不测局面的技术,即使这些技术不如国际上使用的那么好。
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出口制裁,例如使华为(Huawei)的智能手机不能搭载谷歌(Google)的app。
但美国的出口制裁对Python等开源项目是豁免的,这些项目的设计初衷就是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中国政府表示,希望国内工程师更多地参与开源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冲贸易限制。
许多中国工程师担心,美国政府可能还会将开源项目列入制裁名单,尽管微软(Microsoft)等总部位于美国的科技集团正在进行游说。开源项目常常被其支持者称为“无国界”交流价值观的典范。
IT行业专业人士He Dingyuan在讨论平台知乎(Zhihu)上写道,从没有人因为一种编程语言来自哪个国家而歧视它……问问你身边的程序员,他们会在乎作者是哪个国家的吗?我只关心它所使用的开源许可证是否可靠。
代码社区开源中国(Open Source China)首席执行官马越(Mark Ma)表示,开源中国这样的组织正在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开源知识产权的认知,同时肯定也会强烈谴责剽窃行为。
2018年,中国初创企业红芯(Redcore)公开道歉,承认其自称的“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研发的浏览器基本上是基于谷歌的Chromium开源浏览器项目。
来源:金融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