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九边
这两天瑞典关闭了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按理说大家多多少少有点悲哀,不过奇葩的是这次却激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上次这么有共识,还是美国驱逐了中共十家新闻机构,中共也驱逐了10家美国新闻机构,网友们说美国损失了二十家美国机构(那些中共机构在美国也没干啥活,所以网友调侃他们)。
这两天瑞典关闭了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按理说大家多多少少有点悲哀,不过奇葩的是这次却激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上次这么有共识,还是美国驱逐了中共十家新闻机构,中共也驱逐了10家美国新闻机构,网友们说美国损失了二十家美国机构(那些中共机构在美国也没干啥活,所以网友调侃他们)。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评价说:瑞典发泄了不满,中国人民省了钱,某些驻外人员不得不找个正经工作,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越来越多的人终于认识到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文化输出战略基本算是走到头了。
只不过,这次走到头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我们慢慢道来。
1
什么样的文化输出才是真输出
以前一直有个说法,说那个美国队长爽片不就是抗日神剧吗?为啥大家都批评抗日神剧,却没人数落美国队长呢?
也不难理解,因为抗战中的中国真实给人的形象确实不是“抗日神剧”那样的,而美国基本配得上“美国队长”的形象。
这个说起来有点丧气,不过事实确实如此,抗战八年,日本在中国几乎达成了所有战略目标,甚至在日本签字投降前一天,日本还攻下了两座县城。
无论是蒋委员长的队伍,还是毛教员的队伍,都没法形成对日军的碾压态势,甚至都没法组织决定性的围歼战,也不难理解,国军士兵每人十发子弹,大部分是拉来的壮丁,基本没训练,连口令都没弄明白就去参战。
毛教员这边素质还不错(八路一直在搞培训,抗战中的八路军后来都成了解放军的干部架子),不过经常每个士兵只有三发子弹(平型关战役很多士兵就是三发子弹),怎么打,拿啥打?
再看看美国,尽管也达不到碾压德军的优势,但气势很到位,排山倒海般的坦克洪流,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海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战舰群,一次炮舰齐轰能把半个小岛打成炼狱火海,此外盟军不仅是美国人,还带着一群小伙伴,什么法国流亡兵团,阿尔及利亚兵团,自由波兰残部,英国剩下的那点陆军,印度来的阿三,锡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等等,声势已经非常到位了。
而且德国此时基本已经山穷水尽,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德军几乎所有精锐军团已经全部葬送在了跟苏联的战争中,在诺曼底防御盟军登陆的,大部分都不是德国人,而是被强行编入德军的捷克人,匈牙利人,还有个别韩国人。
德国的坦克已经基本全部葬送在库尔斯克和巴格拉季昂战役,德国的飞行员也不剩多少了,整个诺曼底登陆德国只起飞了三架飞机。盟军登陆后一度被德国精锐的党卫军干了一下,后来废了大劲击败对方,才发现这支党卫军是一群孩子,可见德国当时成啥样了。大家可以看看布拉德皮特演的那个《狂怒》,抵抗美军的德国军队不少都是些老人孩子,往往一支部队里,只有一个成年人。
不管咋样,盟军的气势已经赢了,就跟电影里的美国队长的形象一样,高大威猛,气势如虹,把德国的老弱病残打的抱头鼠窜,大快人心,或者像布拉德皮特一样,理个飞机头去干纳粹。
两者一对比,横店把抗日军民刻画成“人均美国队长”,好意思吗?别说外人了,我们自己看着都尴尬,而且这也不是在宣传,这是在丑化我抗日军民。
孔子学院这玩意,深层次里讲,跟抗日神剧差不多,用力太猛,缺乏巧劲,搞来搞去,最后不仅国外的人看着不爽,连我们自己人都看着不爽。
这个世界的本质还是一个强者文化。
在中国古代最灿烂的那时候,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这个星球上最酷的东西,在全世界被追捧;罗马元老院的上班制服就是丝绸做的。
然后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突厥人的爱好成了真时尚,比如奥斯曼帝国最爱郁金香。奥斯曼巅峰时期,就叫“郁金香时代”。
突厥人的上层出门胸前都戴着一朵郁金香,被到处跑运输的荷兰人看到了,拿回几朵到荷兰,荷兰上层贵族也有模有样学别人插郁金香,随后引发英法荷兰郁金香狂热,还给经济学贡献了一个词,叫“Tulip mania(郁金香热)”,表达的就是经济泡沫。
后来法国崛起,巴黎从那时候成了世界时尚之都,法语成了欧陆上最酷的语言,英国上层一度用的是法语,俄国贵族也在用法语,只有农民和仆人采用本地语言,整个欧陆都在学法国。
再后来英国成为世界强权,尽管英国人应该是全世界品味最差的民族,既不会吃也没啥好玩的,不过英国人的服饰成了现在的西装,英国外交官那副奇怪的造型现在日本内阁还在模仿。
现在大家使劲硬想,也想不出来英国人到底有啥特别的文化什么的,不过英国全盛时期,英国的一切都被大家模仿。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德国当时驻英国大使,一个叫利西诺夫斯基亲王的人,这人是百分百的普鲁士贵族,德皇的表弟,这人也是个“英粉”,不仅他,整个德国上层基本都会说英语,包括德国首相和德国海军大臣等人,我摘一段《八月炮火》中的话,大家感受下德国上层有多亲英:利希诺夫斯基亲王不仅在举止上,而且在内心世界也是一个诚挚的亲英派。
他是决心到伦敦来使自己、使祖国都博得英国人的欢心的。英国社会是个恣情乡间欢度周末的社会。
对这位大使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生我育我之邦和我所钟爱之邦发生战争,所以他抓住一切时机避免两国兵戎相见。
多魔幻,德国亲王是个精神英国人,多像我们现在不少人对美国文化的无脑崇拜,觉得美国的一切都是对的(这句话不否定美国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对的),其中不乏很多高层人物。
最后一个上台的应该是美国人了,美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欧洲人给鄙视惨了,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就是一群土炮,暴发户,没品位,美国人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小说家,美国画家画出来的东西都是鬼话狐,美国人的高楼大厦都是美国人内心“阳具崇拜”的外在体现,体现了美国人的自卑和过度补偿。
美国人也因为这事自卑不已,在很长时间里,美国的大亨们一定要到欧洲娶个破落贵族来充充门面,大家看过那个《泰坦尼克号》吧,那个女主角就是要去美国嫁给一个有钱人,尽管她们家要破产了。破产贵族和美国富人的联姻在当时非常时髦。
电影里说露丝脖子上那块“海洋之心”,经历过法王路易十四,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现在跑美国富豪那里去了,分明是在暗示旧大陆的霸权正在向北美转移。
不过尽管泰坦尼克号那会儿美国人还比较自卑,但美国人的自信心很快就被充值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了嘛,欧洲被炸了个稀巴烂,美国大兵带来的罐头香烟威士忌都成了硬通货,往往一包烟就可以换一副名画,一块巧克力就可以换一个大姑娘,从那以后,美国人不自卑了,欧洲人也不再瞧不起美国了。
随后乘着电影工业的东风,美国人像模像样竟然输出文化了,到了苏联解体,愈发自信,奥巴马时期达到巅峰,对外输出价值观,然后把好几个国家输出成了废墟。
比较有意思的是日本,上世纪日本经济高歌猛进,伴随着经济的扩张,日本文化也异军突起,通过漫画,汽车,动画片,主题酒吧等疯狂扩张,尤其是索尼和任天堂,简直就是日本文化扩张的“东印度公司”,也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现在的小伙伴可能感觉不像我们这代人强烈,十几年前,索尼那就是信仰,那时候没苹果啥事。
不过我们刚才说了,文化这东西跟国力强相关,日本文化强势崛起,在美国主要是汽车和寿司,在欧洲就没啥吸引力。日本文化产品杀伤力最大的地方,无疑是在中国,全世界喜欢日本的人有不少,但是真把日本那个小岛国当精神家园的,只有部分中国人了。
比较逗的是“韩流”,是个“低配版”的日本模式。韩国在上世纪进入强国俱乐部之后,也发起了一系列的文化输出,也有模有样,不过对西方影响很小,西方一直也看不上韩国。韩国主要是针对那时候比它穷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外蒙古什么的。现在中国国力赶了上来,“韩流”少了很多,不过在蒙古国这种落后国家,韩国依旧有很强的吸引力。
可见文化这东西,有点像水,国力有点像山,如果山高,水才会从山上流下来,浇在下边的人的头上,而且他们心甘情愿被浇。
所以,文化输出是强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中国现在明显就有这个问题,国力上尽管有点起色,不过发展的有点快,以至于大家都接受不了,甚至没反应过来,潜意识里觉得中国还是二十年前那个破落户。
这就像网上最近时髦的那个“入关论”,在女真人入关前,女真人的所有东西都是垃圾,都没法入明朝大儒的眼。等到满清入关,明朝大儒雨天跪在路边迎接。
中国自比女真人不合适,不过这个例子感觉还是很贴切。
中美交往够多吧?美国还有几百万华裔,可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中国跟印度差不多,大家想想印度在中国是一个什么形象,就知道美国人怎么理解中国了。说白了,还是不care,要不是川大爷一天发160条推特狂数落中国,强调中国的威胁,美国人说不定还以为中国yi是个大农村。
2
文化输出的正确姿势
那啥样的文化输出才是真输出呢?
第一条我们不多说,发展硬实力是第一步。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果他还挺有钱,大家会觉得他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如果他没钱,大家就会觉得他是个真low逼,成天干些没卵用的事,穷酸。
我知道这么看待问题很肤浅,不过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共识性逻辑,硬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没人有时间去研究loser到底有什么文化。发展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某个问题发展都解决不了,其他解决方案就别想了。
所以接下来发展依旧是第一要务,这个依赖大家的一起努力,不要搞内讧,不要搞自断手足的事。
但是在硬实力发展起来之前应该怎么做呢?
也不复杂,看看那些成功案例就行了,最明显的是日本,日本怎么向海外输出文化的?
对,让别人花钱买他们的文化产品。你白送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大概率是垃圾,你得包装成他们愿意花钱的商品。
这就有个再创造过程,你不可能原汁原味把古代的那些东西拿给全世界人民看,那些玩意连你自己都不想看你给别人看?
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人重新“创造”了他们几乎所有的东西。
大家现在玩《只狼》,里边的正派忠肝义胆的武士形象是这样的: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日本武士是这样的:这特么悬殊是不是有点大?
日本人就很精明,对外宣传的时候,故意做了商业化修改,第二张那个秃头造型,估计他们自己都看吐了,所以出现的时候,往往不是什么好人。在游戏《只狼》里,反派都是第二张图里的那个形象,一看就欠砍一刀。
而且把忍者做成这样:咱们不说别的,日本人的眼睛有那么大?发型有那么飘逸?都没有,显然都得重新创作。
还有那个寿司,这玩意最早的形态跟切糕差不多,叫“箱寿司”,而且中间有一段时间个头有拳头那么大,是给体力工人补充体力的,类似“咸鱼拌饭”。后来通过商业化,不断改良,不断调整,改成了现在晶莹剔透那个造型,卖相越来越好,然后卖到了全世界:其实大家应该也有感触,中国在海外最成功的IP应该就是功夫了。
为啥老外喜欢中国功夫?难道是中国功夫真的有什么实战价值吗?还是在什么国际擂台赛上中国功夫惊艳出厂,让大家眼前一亮?
都不是,这玩意主要是靠李小龙和《卧虎藏龙》打出来的,也是商业活动获得巨大成功后的结果,大家看《复仇者联盟》和《钢铁侠》也能看到,里边的小罗伯特唐尼明显是一个李小龙粉,下图那个姿势就是李小龙的起手势。
现在海外的“咏春热”,也跟李小龙强相关,他一个人打出来了一个小细分行业。尽管李小龙自己也对咏春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属于“修正主义咏春拳”。不过名声是打出去了,而且搞出来好几个衍生IP,比如他师父叶问,以及美国很多私人武馆。
多说一句,《叶问》在国外名声还不错,有不少粉丝,外网上搜索“ip man”(叶问在粤语里发音是“伊曼”,英文就是yip man,慢慢就成了ip man了),就能看到叶问相关的内容,不少美国人表示看完叶问他们也想去做广东人。
至于咏春的实战价值,这个话题就不聊了,只要一聊就引战,一伙人说没啥卵用,另一伙人说你不懂就别说,大概就是这样。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件事,如果你想去海外推广中国文化,你的目标应该是生产那些别人愿意花钱看的东西,或者像追剧一样花大量额外休息时间去看的东西,只有他们付出了什么,他们才会珍视,才会到处跟别人推,产品才会有裂变式的进展。
当然了,有些东西需要依赖强大的国家实力和话语体系来支持,比如《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这种巨傻逼的电影(我也没少看妇联,不过不得不承认那玩意巨傻逼,儿童智力水平的大片,如果这个都不承认的话,可能智商也就那样了,判断能力没了),依旧能推广到全世界。如果土耳其人做出一部《妇联》来,大家还这么积极吗?保卫地球,拯救宇宙中一半的人,轮的上你土耳其人?
不过土耳其人保卫地球大家不买账,但是他们依旧可以做出高水平的作品来,吸引粉丝无数,比如《骑马与砍杀》,这个巨火的游戏就是土耳其的一个夫妻店搞出来的,得到了全世界玩家的一致好评,里边偷摸加了一堆他们土耳其元素,也算是偷摸文化输出了。
总之吧,要宣传文化,到最后绕来绕去,都得把文化做成商品出去卖,游戏,小说,电影,漫画,这样不喜欢的人就不会买,也就没那么多破事哔哔,喜欢的人买了自然还会买,而且到处帮忙吹牛逼,带来额外的流量。
3
尾声
说了这么多,把最关键的两个问题留在文末了:所有的文化输出,本质都是文化溢出。
这句话啥意思呢?
先说一个别的事,大家知道“头条系”的算法吧?类似一个个的流量池,先把你的作品在一个小流量池里分发,如果效果好就放到更大的流量池里,反复迭代。
文化输出也是这样,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文化输出,都是在自己国家内部的反复竞争中成为爆款,然后别的国家的人或者组织主动引入,就完成了一轮文化的输出。比如李子柒,她就是先在中文网上火了,然后火到国外去了,不过不少美国人看了那个视频还跟我说,本来以为你们中国是个大工厂,没想到还是个大农村。后续还得多来这么几个博主,对冲下。
类似的还有美剧,早期美剧根本没想讨好外国人,但是作品水平很高,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主动组织起来翻译成本国语言,这样美剧就被输出了,这两年美剧水平越来越差,老粉已经基本都脱粉了,但是惯性还在那里维持。
其他东西也一样,先在本地市场扩散,然后再向外扩散。这就要求内部有个繁荣的市场,满足自己老百姓的复杂的需求和口味,然后水平越来越高,时间到了自然会向外扩散。
孔子学院为啥搞了这么些年,效果这么差呢?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它不是市场竞争出来的产物,缺乏对用户需求的那种精细把握,一直都是那老三样,太极,扇子舞,包饺子,不知道他们自己烦不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