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星期六

经济新危机!全球粮价升幅恐10年最劲

全球危机再次响起警号,连金融市场也关注!疫情除了导致食物供应不公平的情况恶化外,随着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势助长粮食价格持续膨胀,升幅有机会创下10年新高,令市场人士忧虑一旦粮价泡沫膨胀,将引发一连串社会动荡,尤其对新兴国家的冲击更大。观乎粮食生产大国之一的俄罗斯已因粮价上升而令通胀升温,拖累央行近期不能减息救市,危机可谓迫在眉睫。

资深财金界人士、因言中上次次按风暴引发2008年金融海啸而成名的“法兴大淡友”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警告,粮食价格飙升绝非小事,未来还会续涨,并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问题。他引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指出,今年11月全球粮食大宗商品价格已涨至接近6年以来最高水平,并且连升6个月,它综合了谷物、油、乳制品、肉、糖等价格。其中,谷物价格指数按年大涨近20%,为2011年年中之后的最高年度升幅。

他认为,目前情况与2010至2011年粮价泡沫相似,当年美国联储局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恰巧地适逢被形容为“阿拉伯之春”的2011年大规模反政府示威起动。示威被外界解释为由其他原因驱使,但在爱德华兹眼中,粮食价格飙升才是最原始的导火线。他慨叹有前车可鉴,惟现时各国央行依然重蹈覆辙疯狂注入流动性,除了带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外,者也应担心食品通胀激增的风险,新兴国家往往受更严重打击,因其食品主要靠,同时这些国家的家庭在食品上支出比例更大。由于疫情已大大加剧贫富悬殊,只要粮食价格再次飙升,或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大规模社会暴动。

他强调,疫情期间,粮食分配已成为全球各国皆需面对的现实问题。他担心粮食通胀仅刚刚开始,在周期性资产的复苏,加上极度宽松的全球货币环境下,恐导致粮食价格创下10年以来最高涨幅。

全球粮价暴涨的另一恶果,就是新兴市场央行不敢再减息,阻碍其经济复苏步伐,为双重打击!早前俄罗斯央行公布,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25厘,虽然已是有纪录以来最低,但不代表央行不想减息,而是因当地通胀已第2个月超出原定目标4%,部分原因是当地货币卢布今年暴跌15%,单是11月以来的跌幅便高达7.7%。

不过,该国经济发展部指出,食品价格上涨才是推动11月通胀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总统普京早前也表示,对面包、葵花籽油等主要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感到惊讶,下令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为食品价格通胀降温,包括对小麦出口征税,将葵花籽及油菜籽出口关税税率大幅提高,并对其他一些主要食品进行价格管制。

因此可见,全球粮食问题将逐步浮面,成为2021年一大难题,尤其今次央行“放水量”远高于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

【供求失衡价下季料再飙40%】

中国养猪业开始走出非洲猪瘟的阴霾,生猪恢复产量,开始大量进口尤以大豆为主的饲料,加上盛产大豆的南美洲遇上乾燥被迫减产,以及阿根廷因罢工问题延迟出货,带动全球谷物价格上扬。在供求失衡下,大豆期货价格创逾6年新高,有分析更估计下季再飙40%以上。

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总产量60%以上,据农业农村部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突破1亿吨,创有纪录以来新高。不过,进口来源则减少,中国今年由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料由上年度的6,900万吨,急降17.5%至5,690万吨,主因是产量减少,而俄罗斯进口量则下降一半至45万吨,亦为气候相关因素影响收成。相对地,行内人士预计,由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可能增长逾一倍,达到3,600万吨,原因之一是要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因美国大豆主产区遭遇不利天气,当地产量已受影响。与此同时,有美国农业分析报告指出,南美洲持续乾旱,可能会对巴西这个大豆最大出口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另方面,上周阿根廷谷物工人因不满薪金而展开罢工,导致该国大豆出货量锐减。

展望2021年,考虑到“拉尼娜现象”及太阳黑子周期等影响气候的因素,南美洲天气乾燥且缺水情况可能延续,当地未来一季可能面临大豆失收风险,影响整体供应,推动大豆价格进一步上扬。有分析师预期,干旱可能损害巴西明年1月和2月的收成。

凡此种种,预计将使大豆期货价格从最近每蒲式耳12.64美元,上涨至每蒲式耳18美元,潜在升幅达42%;与3月的每蒲式耳8.22美元相比,幅度更高见近1.2倍。

【需求大增价格创32年来最长升势】

中国对饲料需求急增,今年11月玉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带动全球玉米价格创出32年以来最长升势,成为继大豆之后,另一有望再挑战纪录高位的谷物。

中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与再加工两大领域,两者分别占63%和30%,合计占比超过九成。目前,乙醇汽油的生产技术对粮食农作物的依赖非常大,当中尤以玉米、小麦、稻米等为主要原料。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玉米产量约2.6亿吨,较上年整体略为减少77万吨,惟值得留意的是,过去3年 大陆玉米都出现供不应求,短缺平均维持在1,700万吨以上,故数据也显示,中国11月进口玉米按年大增12倍,令今年首11个月总进口量增长超过1倍,达到900万吨,超过了720万吨的进口关税配额。市场预计,中国全年玉米进口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明年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亦因如此,大陆11月自产玉米批发平均价涨至每斤1.2元人民币,较今年初升了31.8%,创6年以来新高。中国农业农村部官员唐珂日前直言,玉米供求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均是玉米价格高企不下的原因。由于目前 大陆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往年的90%以上,养殖业持续扩张,饲料需求料增。与此同时,玉米再加工企业产能庞大,因担忧明年供应紧张,担心价格再升,因而有囤粮倾向。

诚然,再加工企业的担忧不无道理,因南美洲干旱影响收成,令目前世界玉米供应相对紧张。商品分析师预期,明年巴西和阿根廷的谷物产量,将是决定未来一年价格去向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反映国际价格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3月份玉米期货已连续11天上涨,创下1988年以来最长升势,周四收报每蒲式耳4.51美元,年内已累升16%,有望造就2010年以来最大升幅。

【美猪减产全球难承受瘟疫重临】

纵使 大陆生猪供应有回稳迹象,但由于饮食习惯差异,加上疫情冲击,美国猪肉产量正在下降,预示一旦非洲猪瘟等疫病重临,全球猪肉供应必然受重击!综合外国媒体报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猪肉加工厂关闭,加上当地餐厅限制营业,导致猪肉需求大减,价格也随之下滑。报道指出,美国繁殖用的母猪群数量下降至近3年以来最低,明年整体猪群亦将持续减少,意味一旦全球需求骤增,美国将无法大量出口。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用于繁殖的母猪数量降3%,至仅628万只,跌幅较分析师早前预计的1.9%为大,亦为2018年3月以来最低,致使近日当地猪肉批发价格为每磅0.6934美元(约5.4港元),相较5月11日创下的5年高位1.2166美元(约9.48港元)大跌43%。而总猪群数量则下滑0.9%至7,750万,较分析师预期的7,840万少。美国屠宰场虽已恢复运转,但屠宰业仍有数千名工人确诊,对供应仍有影响。

另一方面,在疫情及各地封城令下,餐厅广泛停业亦拖累整体猪肉需求,而中国扩大繁殖用的猪群,预计也将令美国明年对华的猪肉出口量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数量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中国农业农业村部最新指出,在11月份,可繁殖的母猪数量已连续6个月录得按年增长,生猪存栏亦连续5个月增长,使 大陆猪肉供应有望趋稳,但却不利于美国猪肉出口。

就此,谘询公司Steiner Consulting Group分析师Altin Kalo表示,由于美国国内和出口市场的需求前景黯淡,养猪户可能将更多可繁殖母猪送往屠宰场,业界正面临留守或离场的抉择时刻。

V2free机场25%引荐返利:全平台免费SS/V2ray节点+经济套餐高速翻墙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