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2月的“间谍浮标”事件后,中国据报很快将在北极冰下布放声学检测浮标。港媒7月9日引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称,中国已完成对“极区冰下浅表层声学监测浮标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将在北冰洋大规模布放这一装置。
报道称,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冰下通信、导航和定位、目标探测和海洋参数的重建。随著全球变暖,北极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新航线,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放浮标的举动,可能加剧北极地区的竞争态势。
为什么要放浮标?
中国对北极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才首次派船前往北极,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2次科学考察。
美国对北极的研究和探测开始得更早。美国国家科学院1974年就提出在整个北冰洋区域建立监测网络的提议;华盛顿大学1978年成立“北极海洋浮标计划”,1991年又成立“国际北极浮标计划”;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2012年还制定了“北极科学计划”。
中国自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考开始,就开始放置浮标。从最开始的极区卫星跟踪浮标、物质平衡浮标,到近几次的冰基浮标、海洋剖面浮标、海冰漂移浮标等,中国放置的浮标数量增加,每次布放的浮标类别也增多。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今年6月在《极地研究》杂志发表论文,解释了中国布放声学监测浮标的必要性。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前往北极。(人民网)
中国科研人员正在湖上对声学监测浮标进行试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论文写道,中国历次科考中用到的浮标均缺乏对北冰洋声场特性的观测,即将布放的“极区冰下浅表层声学监测浮标系统”将填补中国在北冰洋高纬度地区长期连续水声学监测设备的空白。
在布放浮标的同时,中国还在北极设立科学考察站,目前共两个。
2004年设立的“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贝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2018年又在冰岛北部凯尔赫村建立了“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翻摄当代中国)
中国的“极地强国”梦
北极冰盖随著全球变暖加速融化,预计2030年北极航道的通航期将由四个月延长到半年以上,2040年有望实现全年通航。
对于中国来说,北极航道的打通,意味着从亚洲到欧洲不再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可以缩短航线2800多海里,缩短航行时间九天。
中国最大航运企业中远集团,早在2013年就派出“永盛”轮试水,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
中国交通运输部2014年9月称,北极东北航道初步具备通航条件,同月发布《北极航行指南》。
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撰的《北极航行指南(东北航道)》,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航海资讯。(新华社)
2014年也是中国组织首次南极考察30周年,时任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当时提出,中国要从极地大国发展为“极地强国”。
从亚洲到欧洲的东北航道打通后,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于2017年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打通北美至中国东北的海上通道。
中国国务院2018年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北极由谁管?
北极的大陆和岛屿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有关大陆和岛屿的领土主权分别属于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八个北极国家。
2006年6月6日拍摄的北极一景。(Getty)
在大陆和岛屿外,北冰洋海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相关海洋权益根据国际法由沿岸国和各国分享。
八个北极国家于1996年成立北极理事会,作为一个基于共识的高级别政府间论坛,决策机构是每两年召开一次的部长级会议。
除了成员国,北极理事会还批准了13个非北极国家作为观察员。德国、荷兰、波兰和英国于1998年成为第一批观察员,中国于2013年成为观察员,同年获批的还有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在北极理事会2021年召开的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理事会通过了首个战略计划,作为未来十年北极事务的指南。
北极理事会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理事会致力于2030年前在环保、可持续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化北极理事会作用三大领域达成七项目标。(北极理事会官网)
虽然北极理事会依据《渥太华宣言》,将军事安全明确排除在其职责之外,但美国和俄罗斯去年均提出,要加强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
拜登政府去年10月发布新版《北极地区国家战略》,阐明美国未来十年在北极地区的主要目标任务,并确立美国维护北极利益的四大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安全列在四大支柱首位,优先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议题。档还明确提出,要提升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俄罗斯于2022年8月宣布成立“北方航道总局”,负责整治开发北部海路航行。俄海军北方舰队本月还提出组建一个新集团军,以强化俄罗斯在北极的防御。
俄罗斯在过去十年于北极建造多个科研考察站。(VCG)
北约成员的变化也在影响著北方理事会的格局。自今年4月芬兰加入北约后,瑞典成为除俄罗斯外,唯一一个尚未加入北约的北极国家。
美国总统拜登7月5日在白宫会见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时,重申他完全支持瑞典加入北约。
若瑞典加入北约,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中将完全被北约国家包围。
中国在北极被牵制?
中国在2018年发布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曾自称“近北极国家”。虽然中国试图扩大在北极的陆上存在,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阻碍。
中国北极黄河站入口外,有两座石狮子雕像。(路透社)
据《外交学人》报道,中国极地研究中心2018年曾提出购买芬兰北部凯米耶尔维的机场,以便飞越北极并在北极其他地区开展研究活动。但芬兰国防部以安全为由阻止了这笔交易。
该报道提到,中国2016年试图购买格陵兰一个废弃海军基地,但被丹麦拒绝。虽然中国在北欧国家碰壁,俄罗斯与中国在北极的合作却越来越紧密。
俄太平洋舰队舰艇编队与中国海军舰艇去年(2022年)10月在完成对太平洋水域的联合巡逻后,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这是中俄联合编队首次抵达白令海并绕过部分阿留申群岛。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3月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时说,俄罗斯与中国在开发北方航道通航潜力上的合作前景广阔。
习普会:2023年3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握手。(Reuters)
与此同时,美国也与加拿大达成合作,加强对北极地区海洋和天空的全面观测、通信、资料分析能力,以对抗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加拿大今年2月称,在北极地区发现中国“间谍浮标”,正值美国击落中国气球期间。
事实上,除了丰富的资源和航运价值,北极在军事上的价值,更让它成为主要大国必争之地。北极地区上空和北冰洋海域是当前世界主要核大国投掷核力量的必经之路,也是远端洲际导弹的飞行路线,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不夸张地说,北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甚至超越了它的科研和经济价值。这也意味着中国想在中西方博弈加剧之际,破开北极的浮冰、实现“极地大国”的雄心,要突破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科学上的难关,更是地缘政治上的阻碍。
- 习近平要金正恩加强沟通 朝鲜上周才发射了洲际导弹
- 朝鲜射洲际导弹 日本疏散居民 美国“强烈谴责”
- 是否拦截?专家认为朝鲜若全程试射洲际导弹,将考验美国决策
- 普丁只字不提!趁拜登访乌 试射洲际导弹却“失败告终”
- 美日韩应对朝鲜洲际导弹“突发训练” 中国噤声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联合早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