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原因中国的社会养老,搞的养老金双轨制,这种制度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在养老金领取上的差异,体制内与体制外退休老人两种天差地别养老生活。
同样勤勤恳恳工作35年,体制内有编制人员,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80%~90%的工资收入,不包扣职业年金,加上职业年金,退休生活幸福感,让人踏实。
同样勤勤恳恳工作35年,私企大厂企业职工,退休后能到,退休前40%的工资收入,加上企业年金,一大笔钱,退休晚年有保障,
问题是企业年金,企业福利制度,非强制性,企业长期能赚到钱,一切好说,最近,这几年,能不裁员、正常发工资、不降薪,已非常牛逼公司。还要什么“自行车”,本来企业年金不是为普通职员准备的。
职业不分贵贱,体制内外养老金待遇分高低,直接决定法定退休年龄是退休还是“失业”。
国际劳工《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而世界银行组织说,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变,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
简单说,如果养老金低于50%,生活水平对比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如果达到60%至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如果在70%-100%之间,就可以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
参照中国体制内外退休养老金替代率,不难发现,退休前提保障生活水平不变,或提高。
体制内符合标准,体制外养老金替代率,差一大截,生活水平保障不了的退休,也能叫做“失业”。超过90%以上的人不在体制内~~
这种不平衡的待遇,引发了社会对公平性的讨论,暴露了养老金制度中的结构性不合理。
哪里不合理改哪里~
一、养老金并轨
中国早在2014年启动了养老金并轨改革,并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从双轨制改单轨制。
二、养老金并轨前后分别该怎么算?
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中人”
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为确保“中人”改革后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中人”退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
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
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
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简单说,在十年过渡期内:当新办法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时,按老办法计发。
当新办法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时,按如图计算↓↓
“限低从高”的政策确保了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会低于双轨制下的标准,同时逐步向单轨制下的替代率靠拢。
三、单轨制后养老金替代率,会有多大变化
应该说,这种变化有限。我们的社保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有工作的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直接给退休老人领取,叫“现收现付制”。
好处是轻松保证养老金机制正常运行。
坏处则是,如果交的人变少,领取的人变多,要么财政持续补上缺口,再降低养老金替代率,或延迟退休,不管哪个政策落地实施,困难重重。
当下,这种“坏处”放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交钱的会越来越少。
2022年出生人口是956万,交社保的人是2113万。
假如退休时间不变,等到2052年,交社保的这2113万人,也要开始领退休金了,他们领的社保养老金,来源2022年出生的956万人缴上来的钱。
未来,一个年轻人交的钱来养两个退休老人,想一想,社保缴纳基数该交多高,才能满足两个老人的退休生活。
养老金并轨只能延缓社保基金支出压力,改变不了现状,体制内和体制外,都要学会过苦日子。
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才靠谱。
有人在尝试,去年出现新职业“全职女儿”,非常吸引人眼球,父母得有经济基础,养老金高的家庭,有能力让儿女不去在外面打工受委屈,养老金4万每月1万发儿女,对女儿来说不错选择。
- 中国社科院: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基金将于2035年耗尽
- 文睿:养老金,冲上了热搜,一场更大的风暴要来了,江山不稳了
- 华尔街日报:中国养老金即将耗尽;坦白交代了不该说的事送命更快! 华融资产前总经理判极刑 只因提到他...史无前例大裁员!中国车企大瘦身 光理想就恐上万 这些公司也跟进...
- 文昭:央视辟谣养老金不足,中国人养老麻烦大了!攻台会从你想不到的这个地方开始
- 中国养老金,可能将要耗尽;百座烂尾楼被曝光,谁将要背锅?应对立院改革,台湾政府拟覆议、释宪;创52度高温,印度发热浪红色警报。
来源:早晚保